寺楼闲纵望,不觉到斜晖。
故国在何处,多年未得归。
寒江平楚外,细雨一鸿飞。
终敩于陵子,吴山有绿薇。
寺楼闲纵望,不觉到斜晖。
故国在何处,多年未得归。
寒江平楚外,细雨一鸿飞。
终敩于陵子,吴山有绿薇。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怀旧之情。诗人站在寺楼上,悠然自得地眺望着远方,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渐渐西斜。这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心中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映射出他内心深处的寂寞和孤独。
“故国在何处,多年未得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渴望以及长久无法回归的痛苦。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眷恋,更是对精神家园的深切思念。故乡,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温暖、安全和属于自己的地方。
“寒江平楚外,细雨一鸿飞。”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秋末初冬的景象,江面上寒风凛冽,远处楚地之外,一片寥廓。细雨纷纷,如同孤独的鸿鹄在空中盘旋,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摹,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哀愁和无边的落寞。
“终敩于陵子,吴山有绿薇。”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古人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颂。陵子,即陵墓,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敬畏之心。而吴山上的绿薇,则是对大自然中生命力强韧不拔的一种肯定。这也许是在暗示,即便是在孤独和哀愁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的敬畏,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生命境遇的一种深刻反思。
朱仲有仙骨,心希五云车。
身披赤虎符,笑窥骊龙珠。
深藏炼金室,小隐餐霞居。
青鸟丹山来,授子以宝书。
我悲在红尘,昔剖齐涓鱼。
皓发飒然生,镜里秋霜如。
闻君有灵药,服之容颜舒。
刀圭愿相假,衰年将永除。
句曲西汉日,三茅初来宾。
欻忽及东晋,二许复怀真。
同为吞玉客,俱作瀛台宾。
我来探灵迹,桃李华阳春。
云軿不由地,焉得逢其人。
青青九阳松,虬枝浮金菌。
亭亭左纽柏,苍然依玉晨。
攀崖久徘徊,览古白日颓。
顾此空山房,陶君留夜台。
因思丽樵客,兼怀校书才。
感激无所欢,仙山明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