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舟留襄阳,辟风泊涑口。
得行秋甲辰,初到夏癸酉。
跛鳖已自惯,束发至衰朽。
坐是冥得丧,况复多病后。
绝怜操舟儿,不惜脱颖手。
顾瞻岘山亭,觌面可搴取。
微风吹薄暮,霁景挂高柳。
凉月欲略箕,阴氛尚侵斗。
明朝起柂计,未敢决可否。
身已不藉在,心自无何有。
一事萌一意,但见掣君肘。
拥书坐蓬窗,醉我不以酒。
办舟留襄阳,辟风泊涑口。
得行秋甲辰,初到夏癸酉。
跛鳖已自惯,束发至衰朽。
坐是冥得丧,况复多病后。
绝怜操舟儿,不惜脱颖手。
顾瞻岘山亭,觌面可搴取。
微风吹薄暮,霁景挂高柳。
凉月欲略箕,阴氛尚侵斗。
明朝起柂计,未敢决可否。
身已不藉在,心自无何有。
一事萌一意,但见掣君肘。
拥书坐蓬窗,醉我不以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造在襄阳停留时的情景,他因风浪被迫停泊在涑口。诗中记录了时间的推移,从秋季甲辰日出发,夏季癸酉日到达,暗示旅程的艰辛。诗人自嘲年老体衰,对生死看淡,但仍关心操舟者的辛苦,对他们不惜付出的努力表示同情。他遥望岘山亭,景色宜人,但风向仍未定,明日是否启航犹豫不决。尽管身体不再强健,但心中并无太多挂碍,读书醉心于其中,反而不觉酒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的豁达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