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
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
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
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
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
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
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寄余德甫》。诗中描绘了诗人十年后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以及与友人余德甫的深厚情谊。
首联“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人以“弹冠”自喻,表示自己曾为官,但如今已卸下官职,回归自然,与渔夫樵夫为伴。这里既有对过往官场生涯的回顾,也有对当下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颔联“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诗人强调自己的名声并不依赖于高位显赫,而是源于内心的真挚情感和独特的个性。这里的“白眼”典出阮籍,比喻诗人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傲骨。
颈联“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描述了诗人虽因病免官,但内心并未因此而感到空虚或落寞。即使在闲居之时,仍有宾客来访,生活依然充满乐趣和活力。
尾联“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诗人想象着与友人余德甫相聚的情景,即使相隔不远的匡山,也要通过想象中的“南禺路”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最后,诗人以“醉把梅花上铁桥”这一画面结束全诗,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场景,也寓意着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如同梅花般高洁、持久。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真我、珍惜友情的人生态度,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江南江北八九月,葭芦伐尽洲渚阔。
欲下未下风悠扬,影落寒潭三两行。
天涯是处有菰米,如何偏爱来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