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雨馀秋暑,移床拣午凉。
小风吹醉面,凛气忽如霜。
日脚何曾动,桐阴有底忙。
倦来聊作睡,睡起更苍茫。
过雨馀秋暑,移床拣午凉。
小风吹醉面,凛气忽如霜。
日脚何曾动,桐阴有底忙。
倦来聊作睡,睡起更苍茫。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午后的场景,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生活状态。"过雨馀秋暑,移床拣午凉"一句,便设定了整个诗的氛围,透露出夏季的闷热和寻求清凉的愿望。"小风吹醉面,凛气忽如霜"则描绘了一阵微风带来的瞬间清凉,但紧接着又是秋日特有的寒意。"日脚何曾动,桐阴有底忙"表明时间似乎静止,而树下的阴凉处却是活跃的自然界的写照。
最后两句"倦来聊作睡,睡起更苍茫"则显露出诗人在炎热和繁忙之后寻求片刻休憩,但即便是在午睡中醒来,也只能感受到更加深邃的迷茫与无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夏日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
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
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醉翁操.琅琊幽谷,山川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馀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后三十馀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东坡居士以补之云》【宋·苏轼】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https://shici.929r.com/shici/1w5hW53Z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