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午睡起》
《午睡起》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过雨馀秋暑,移床拣午凉。

小风吹醉面,凛气忽如霜。

日脚何曾动,桐阴有底忙。

倦来聊作睡,睡起更苍茫。

(0)
翻译
雨后秋意渐浓,我移动床铺寻找午后阴凉。
微风轻轻吹过,仿佛使我脸颊微醺,忽然感觉一阵寒意像霜降。
太阳的光芒从未移动,梧桐树下的阴影为何如此忙碌?
困倦时我随意小憩,醒来后世界更加迷茫。
注释
过雨:雨后。
馀:剩余,剩下。
秋暑:秋后的暑热。
移床:移动床铺。
拣午凉:挑选阴凉处。
小风:微风。
醉面:微醺的脸颊。
凛气:寒冷的气息。
忽如霜:突然像霜降一样。
日脚:太阳的光芒。
何曾:何时曾。
桐阴:梧桐树下的阴影。
有底忙:为何忙碌。
聊作睡:随意小憩。
更:更加。
苍茫:迷茫,广阔无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午后的场景,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生活状态。"过雨馀秋暑,移床拣午凉"一句,便设定了整个诗的氛围,透露出夏季的闷热和寻求清凉的愿望。"小风吹醉面,凛气忽如霜"则描绘了一阵微风带来的瞬间清凉,但紧接着又是秋日特有的寒意。"日脚何曾动,桐阴有底忙"表明时间似乎静止,而树下的阴凉处却是活跃的自然界的写照。

最后两句"倦来聊作睡,睡起更苍茫"则显露出诗人在炎热和繁忙之后寻求片刻休憩,但即便是在午睡中醒来,也只能感受到更加深邃的迷茫与无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夏日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南楼令.月夜

晚叶惜红残。新冬玉宇宽。望烟江、天际漫漫。

今夜扁舟何处泊,霜月里,不胜寒。怅怅小阑干。

遥怜瘦影单。几晨宵、露宿风餐。

好上莲台香一瓣,人静后,祝平安。

(0)

翻香令

微风摇荡绣帘閒。博山细袅水沈烟。

携纤手,笼香坐,胜百花、气味透芳妍。

凤钗翻动火常然。怪伊轻把故情捐。

怎才说,相忘了,又挑镫、重和断肠篇。

(0)

醉翁操.琅琊幽谷,山川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馀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后三十馀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

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

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0)

河满子.湖州寄南守冯当世

见说岷峨悽怆,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

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

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0)

句:诗二句

一炉香对紫宫起,万点雨随青盖归。

(0)

浣溪沙

景色何心说故乡,朱楼依旧见垂杨。

禁他冶叶不回肠。

凤翙有声锵紫塞,燕归无计认雕梁。

三千弱水溯中央。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