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槎博望有家风,精悍时流翰墨中。
好是砚池冰解后,乞留碑版照江东。
乘槎博望有家风,精悍时流翰墨中。
好是砚池冰解后,乞留碑版照江东。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夏孙桐所作,名为《岁暮怀人十四首客广州作寄以代柬》的其十。诗中“乘槎博望有家风,精悍时流翰墨中”两句,运用了典故,乘槎是指传说中的乘木筏上天的神话故事,博望则与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事件相关,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品格的赞美。接下来,“好是砚池冰解后,乞留碑版照江东”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画面,寓意着友情如同砚池的冰融化,温暖而持久,希望友人的事迹能像碑版一样,在江东地区留下光辉的印记,永垂不朽。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美好祝愿,展现了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公子说春台,其光如水。
相对偏宜子瞻椅。
老父危坐,不觉耳闻心喜。
慨然都见许,情何已。
禅榻鬓丝,绳床乌几。
前辈风流要吾比。
绣江风月,鸥鹭已应知矣。
几时分付到,中庵里。
经济才难,升平事了,喜公亲见唐虞。
精神如画,风节凛云衢。
回首岩岩钜望,更须问、山斗何如。
还知否,三朝旧德,眷倚在吁俞。
高情谁得似,诗中元亮,易里尧夫。
便萧然忘却,玉带金鱼。
此意君恩亦许,三二日一到中书。
公无倦,长开寿域,四海一蓬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