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张愈光诗·其三》
《赠张愈光诗·其三》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大雅沦千载,正声代以微。

鹰隼乏翰采,雉晕无高飞。

有鸟来西极,羽群实所稀。

风穴吸沆瀣,天池濯毛衣。

翙翙千仞翔,郁郁九苞辉。

君才文苑凤,隼雉焉能希。

梧枯醴泉渴,日暮恒苦饥。

何时逢天老,驾言玄扈归。

(0)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诗《赠张愈光诗(其三)》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古代文人处境的图景。诗中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张愈光才华的赞美以及对其境遇的同情。

"大雅沦千载,正声代以微",暗指古代高尚的文学传统在历经千年变迁后逐渐式微,而张愈光这样的才子如同正统音乐中的微弱声音,显得孤独而珍贵。

"鹰隼乏翰采,雉晕无高飞",将张愈光比作雄鹰和雉鸡,暗示他虽有才情,但因时运不济,难以展翅高飞。

"有鸟来西极,羽群实所稀",进一步强调了张愈光的独特性,他的到来仿佛稀有的飞禽,引人注目。

"风穴吸沆瀣,天池濯毛衣",形象地描绘了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清高,如风从洞穴吸取灵气,如鸟在天池洗涤羽毛。

"翙翙千仞翔,郁郁九苞辉",赞美张愈光的才华如同凤凰翱翔于九天,光芒四射。

"君才文苑凤,隼雉焉能希",再次肯定张愈光的文采出众,远超常人。

"梧枯醴泉渴,日暮恒苦饥",以梧桐干枯、泉水匮乏比喻他的困顿,日暮时分仍饱受饥饿之苦。

最后两句"何时逢天老,驾言玄扈归",期盼张愈光能早日遇到转运的时机,结束困厄,回归理想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杨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才命运的关注。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次韵回山人赠沈东老二首·其一

一杯领意不须沽,六字持身已有馀。

痴子未知天上乐,先生今解世间书。

(0)

生查子·其三同上

小院雨馀凉,石竹风生砌。

罢扇尽从容,半下纱厨睡。

起来闲坐北亭中,滴尽真珠泪。

为念婿辛勤,去折蟾宫桂。

(0)

亚字谜

若教有口便哑,且要无心为恶。

中间全没肚肠,外面强生棱角。

(0)

书斋戏题

数檐隙地葺幽斋,小作轩窗傍竹开。

行蚁上缘风折笋,饥鸦争啄雨残梅。

闭门惟有读书乐,爱客苦无佳士来。

最忆西湖柳阴底,扁舟欲去尚徘徊。

(0)

观物二首·其一

初见种汝时,微荄极枯槁。

今既长枝叶,日复一日好。

仪刑静独秀,精神雨中澡。

嗟我费耘治,尚愧窗前草。

(0)

寄题张正国斗斋·其三

数年约我过温溪,好趁鸡黄秋黍炊。

添子江湖千顷意,劝于窗外作盆池。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