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欤竹君,易圜为方。虚心固节,悉如其常。
其方伊何,如玉界尺。不砥而平,不绳而直。
曰予老矣,赖君扶持。义以方外,庶克似之。
猗欤竹君,易圜为方。虚心固节,悉如其常。
其方伊何,如玉界尺。不砥而平,不绳而直。
曰予老矣,赖君扶持。义以方外,庶克似之。
这首诗赞美了方竹杖的独特之处与象征意义。开篇“猗欤竹君”,以感叹词“猗”表达对竹子的赞美之情,将竹子尊称为“君”,赋予其人格化的情感。接着,“易圜为方”描述了方竹杖不同于普通竹杖的特点——它在形状上由圆形变为方形,这种变化象征着竹子的适应性和变化性。
“虚心固节,悉如其常”赞扬了方竹杖内部空虚但结构坚固,保持了竹子自然的特性。接下来,“其方伊何,如玉界尺。不砥而平,不绳而直”进一步描绘了方竹杖的形状特点,将其比作玉制的界尺,强调其表面平整、线条笔直,不需磨砺或绳索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体现了方竹杖的质地优良和工艺精湛。
最后,“曰予老矣,赖君扶持”表达了诗人年老时对方竹杖的依赖,认为方竹杖如同老友一般,在他需要支撑和帮助的时候给予支持。“义以方外,庶克似之”则点明了方竹杖不仅在物理形态上与众不同,更在精神层面象征着坚持原则、正直不阿的品质,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像方竹杖一样,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保持自我,坚守正道。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生动地展现了方竹杖的独特魅力及其所蕴含的深刻寓意,既是对物的赞美,也是对人品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