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家乡、安身立命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这两句,通过极端的距离比喻(海角指最远的地方,天涯则更形象地表达了遥不可及),传递出一种观点:只要内心平静,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家”。这里的“家”,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居所,更蕴含着情感与归属的深层次意义。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则表达了诗人面对长久离别之痛,即便时光流转,也难以割舍对故土的情怀。这里的“念乡曲”和“忘京华”,乡愁与怀旧交织,显示出诗人对于过往生活的眷恋。
最后两句"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展现了诗人的规划与期待。在新的居所——忠州,诗人计划着未来三年的生活,他希望通过种植杏树和桃树,等待它们开花结果,以此作为新生活的象征。这种对自然生长过程的期待,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未来的乐观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对远方家乡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规划,是一首充满了深情与希望的作品。
云岩五花树,下临碧玉潭。
泛泛石溜中,此独潴揉蓝。
潭底玉石响,声如奏韶咸。
名从襄阳样,山神固不甘。
姓字污山谷,贞元岁所镵。
我来事登览,云有神龙潜。
骄阳虔禬祷,膏乳一境沾。
灵祠锡硕号,丹雘飞楹檐。
僧庐锁深閟,灵境超尘凡。
悬瀑二十丈,银河挂高岩。
飞流溅珠琲,馀润沾松杉。
震响汹朝夕,数里声不歼。
禅客伴幽讨,高下皆穷探。
猿鹤不足数,俗驾从讥嫌。
何当叨龙宫,宝方求玉函。
迎宾一红亭,栋宇飞半岭。
松筠引幽步,以渐入佳境。
阴风起涧壑,凛冽噤蛙黾。
归云拥僧裓,飞溜入茶鼎。
支筇薰风阁,玉溪两峰并。
中阙认牢山,一点烟鬟整。
我来见所见,赍恨在俄顷。
丘樊绝泥滓,钟鼎值机阱。
老逐黑衣居,此心真炯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