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浑不爱春游,来对兰亭烂熳秋。
亭下水非当日曲,山前竹似旧时脩。
二三客子因怀古,八百馀年续胜流。
试与山灵论往事,不知还肯点头不。
老来浑不爱春游,来对兰亭烂熳秋。
亭下水非当日曲,山前竹似旧时脩。
二三客子因怀古,八百馀年续胜流。
试与山灵论往事,不知还肯点头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翥的《兰亭》,通过对秋季兰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老去后对春游的淡然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老来浑不爱春游”直接道出诗人晚年心境的变化,不再如年轻时热衷于春天的游览。接下来,“来对兰亭烂熳秋”则转向眼前,兰亭虽在秋季依然美丽,但诗人更欣赏的是秋天的宁静和丰富。
“亭下水非当日曲,山前竹似旧时脩”两句通过对比,展现出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觉。昔日的溪流已不再弯曲,而山前的竹林依旧青翠,暗示着岁月的痕迹。诗人借景抒怀,怀念过去的时光。
“二三客子因怀古,八百馀年续胜流”进一步深化了怀古之情,诗人与友人一同凭吊古迹,感叹历史长河中,他们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又希望能延续前人的优秀传统。
最后,“试与山灵论往事,不知还肯点头不”以拟人手法,诗人想象与山灵对话,询问它是否还记得这些往事,表达了对历史沉淀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通过兰亭这一特定地点,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