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舟无伯夷,覆车无仲尼。
自咎失明义,宁由贝锦诗。
松柏日已坚,桃李日以滋。
顾己独暗昧,所居成蒺藜。
大贤荐时文,丑妇用蛾眉。
惕惕愧不已,岂敢论其私。
方朔既有言,子建亦有诗。
恻隐及先世,析薪成自悲。
灵鸟酬德辉,黄雀报仁慈。
若公庶伏罪,此事安能迟。
覆舟无伯夷,覆车无仲尼。
自咎失明义,宁由贝锦诗。
松柏日已坚,桃李日以滋。
顾己独暗昧,所居成蒺藜。
大贤荐时文,丑妇用蛾眉。
惕惕愧不已,岂敢论其私。
方朔既有言,子建亦有诗。
恻隐及先世,析薪成自悲。
灵鸟酬德辉,黄雀报仁慈。
若公庶伏罪,此事安能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作品,名为《上长史王公责躬》。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一种自我反省和自责的情感。他通过对古人伯夷、仲尼之死的提及,来表达自己对于失去正义的遗憾,同时也表明了即使是在物质享受的诱惑下,也不应迷失自我。
诗中的“松柏日已坚,桃李日以滋”用坚韧的松柏和盛开的桃李比喻自己内心的坚定与外界的诱惑,是在强调个人的品格和立场不能轻易动摇。而“顾己独暗昧,所居成蒺藜”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感到失望和迷茫,同时也反映出内心的不平静。
接下来的“大贤荐时文,丑妇用蛾眉。惕惕愧不已,岂敢论其私”中,“大贤”指的是有才华的人,而“丑妇”则是古代美女丑奴的别称,用来形容女性的化妆和装饰。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于个人才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展示和利用,以及个人的私生活不能被外界所揣测的羞愧感。
“方朔既有言,子建亦有诗”中的“方朔”指的是历史上的贤臣,而“子建”则是古代文人,这两句是在强调自己虽然不及古人,但也希望能留下自己的思想和作品。
最后,“恻隐及先世,析薪成自悲。灵鸟酬德辉,黄雀报仁慈。若公庶伏罪,此事安能迟”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他表达了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以及对于自己过失的深刻自责,强调了要及时改正错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个人品格、才华发挥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