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种蔬》
《种蔬》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道人何所事,生计钁头边。

举世无相识,锄云幸自怜。

山花没小径,春水满荒田。

客到且休问,郊原尚未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以锄头为伴,辛勤耕作于山野之间的生活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首句“道人何所事,生计钁头边”,开篇即点出主题,道人以锄头为生计,生活简朴而自足。接着,“举世无相识,锄云幸自怜”两句,表达了道人虽身处世外,却能自得其乐,不需世人理解,独自欣赏着云间的美景,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山花没小径,春水满荒田”描绘了道人劳作环境的自然之美,山花掩映的小径,春水充盈的荒田,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这不仅展现了道人劳动的场所,也暗示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最后,“客到且休问,郊原尚未平”则进一步表现了道人的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面对来访的客人,他并不急于解释或介绍自己的生活,而是让客人自行感受这片未被完全开发的郊原之美。这种豁达与包容,正是道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和满足,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寄庭佐

久别随蓬草,相思看雁行。

水流心去远,月静梦归长。

尽力耕南亩,怡颜侍北堂。

曾参君不及,可以似王祥。

(0)

再和子仁

祇见尘埃远,还疑粉绘悬。

淡云寒对月,幽石静闻泉。

润泽作甘雨,污泥生白莲。

五更催解辔,知未悟尘缘。

(0)

再寄颖叔一首

山林问旧题,州县见馀威。

求友诚相及,思亲梦远归。

丁丁闻伐木,密密看缝衣。

但自心猿伏,如它翼虎飞。

(0)

试诸葛生笔因书所怀寄诸弟·其十四

鸭脚东林畔,慈亲手自栽。

取心俱有实,视表独非材。

白玉成千粒,红纱寄百枚。

江南春去早,花复几时开。

(0)

病起

抱疾漳滨久,衰颜一倍增。

发疏簪不稳,足蹇杖难凭。

身病他何欲,家贫去不能。

世缘知不早,今日似缠藤。

(0)

和君时弟生辰时八月十四日也

月行正几望,露润欲为霜。

箕斗能符契,桑蓬可感伤。

少时材独出,老去德方将。

看取华亭鹤,何嫌发鬓苍。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