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琵琶》
《听琵琶》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香筵酒散思朝散,偶向梧桐暗处闻。

大底曲中皆有恨,满楼人自不知君。

(0)
翻译
宴会结束后,心中想着早晨的离别,偶尔在寂静的梧桐树下听到乐声。
其实乐曲中都蕴含着哀愁,但满楼的人却并未察觉到你的忧伤。
注释
香筵:香气四溢的宴席。
酒散:宴会结束。
思朝散:思念早晨的离别。
偶向:偶然。
梧桐: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常被用来象征悲伤或寂寞。
暗处:寂静无人的地方。
大底:大致,一般来说。
曲中:乐曲中。
皆有恨:都含有哀愁。
满楼:整座楼。
人自不知:他人并未察觉。
君:你。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夜里独坐楼阁,听到远处琵琶声而引起深沉哀思的场景。"香筵酒散思朝散"表明酒宴已经结束,人心随着夜色愈加浓重。"偶向梧桐暗处闻"则是诗人在静谧之中,偶然听到梧桐树下传来琵琶声,这声音似乎带有某种哀婉之意。

"大底曲中皆有恨"一句,则深化了这种哀思。古代乐曲常以"大底"指代低沉的音调,而"曲中皆有恨"则表明每一个低沉的乐声都蕴含着不尽之情感,这种情感是难以言说的。

最后一句"满楼人自不知君",更加凸显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在整个楼阁中,虽然聚集了许多人,但他们都不知道诗人心中的那份深情和无尽的思念。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影。

整首诗通过琵琶声与夜色交织的氛围,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内省。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和岩夫如字韵

霆声破幽郁,雨点散空虚。

日夕分长短,阴阳竞惨舒。

柳丝吹细细,花片落疏疏。

试望孤城远,江山画不如。

(0)

和文渊同字韵

湖上多佳致,清樽况不空。

乐游今日并,幽思几人同。

苒苒芰荷雨,萧萧芦苇风。

南州人不见,流水自无穷。

(0)

诸君约归日

黄金束带锦貂裘,白发追随每自羞。

已见冰澌流碧水,遥知春色满皇州。

红开金谷楼前面,绿暗玉津池上头。

衰病到家应稍健,为公须醉百金瓯。

(0)

北使还代书寄颖叔

南行湖海北幽州,不见故人今几秋。

万事尘沙浑是梦,百年露电只如流。

欲观王俭红莲幕,更上庾公明月楼。

旧说楞严多少义,由来祇在一毫头。

(0)

寄桐庐诸友

整顿衰羸尚未苏,信音都向故人疏。

须怜犬子常多病,莫笑嵇康懒作书。

庠序旧规还在否,道涂新况比何如。

鳞鸿若到江南地,愿寄声音一起予。

(0)

得至郢州寄知郡朝议

襄阳曾赋赠行诗,邂逅扁舟得所期。

胜迹好寻梅福宅,真游稍记习家池。

郢中白雪今谁和,汉上仙槎恰是时。

冰酒直须多准备,寄声先报主人知。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