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经顺圣川》
《经顺圣川》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野旷行人断,风高戍鼓鸣。

青山邻巨敌,白日闭孤城。

戎马千年地,江湖万里情。

不堪征战后,极目一沾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壮阔的边塞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感慨的深刻思考。

首联“野旷行人断,风高戍鼓鸣”描绘了边塞之地的空旷与荒凉,行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渺小而孤独,而高风中传来的戍鼓声则透露出边防的紧张与警觉。这两句以对比手法,将人与自然、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

颔联“青山邻巨敌,白日闭孤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青山象征着自然的屏障,但同时也暗示着与敌人的紧密相邻,构成了一种既隔绝又相连的复杂关系。白日闭城则意味着在白天的平静背后,夜晚的战备与警惕依然存在,城池的封闭不仅是对敌人的防御,也是对内心的自我保护。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与军事行动的结合,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紧张与不安全感。

颈联“戎马千年地,江湖万里情”转而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展开思考。千年之地见证了无数战争与和平的更迭,而万里之江河则承载了人们无尽的情感与梦想。这两句将个人情感与历史长河相连接,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理解。

尾联“不堪征战后,极目一沾缨”则是对战争残酷性的直接揭示。经历了无数次的征战之后,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诗人在这里以“沾缨”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伤痛与牺牲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战争、和平与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送同年泰和刘佥宪游岭南回

事与心违久避名,忽思南海看升平。

远乘范蠡扁舟兴,殊胜王猷雪夜情。

江上青山留不住,沙头白鸟故相迎。

同年知己多零落,执手离亭百感生。

(0)

次韵寄赵总兵

别却旌旄才几日,飘摇心绪似浮萍。

尘途幸我头将白,云路从他眼未青。

自是思家嫌缺月,可堪怀友叹疏星。

非才不称明时用,儗向吴山筑草亭。

(0)

赵伯颙以诗赠别次韵奉答

舟发长江浪已恬,天公应为戒飞廉。

三湘近接无多路,五岭遥看只一纤。

沗我提兵真欲奋,如君佐郡岂能淹。

相逢不是耽欢乐,见说苍生也具瞻。

(0)

辛巳五月望日与宣府镇守太监王公受总戎都督陈公友西出巡边有作

晓分旗鼓向边陲,路转羊肠信马驰。

烽堠千寻明远近,塞垣一道界华夷。

崇山峻岭藩屏固,良将雄兵阵势奇。

已喜皇威振沙漠,天骄宁敢更南窥。

(0)

送常熟章主事律归省

一门荣显世称良,拜宠宁亲更有光。

海上卧龙犹未起,天边鸣凤忽来翔。

花迎宫锦秋容好,人醉黄封暮景长。

我亦怀归归莫遂,不堪回首白云乡。

(0)

挽永新左御史父

奔走功名性不堪,远将踪迹寄烟岚。

诗朋才散苦吟歇,仙侣忽招清梦酣。

十载义方真有效,一生德望信无惭。

流芳最羡追封事,遗向禾川作美谈。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