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阳休上书,缧绁非所耻。
祸虽如风飙,义命有根柢。
次公从长公,讲经狴犴底。
闻道在崇朝,夕死亦可矣。
刑以惩小人,怀之在君子。
匕鬯苟不隳,何妨惊百里。
委运与思愆,并行正相倚。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邹阳休上书,缧绁非所耻。
祸虽如风飙,义命有根柢。
次公从长公,讲经狴犴底。
闻道在崇朝,夕死亦可矣。
刑以惩小人,怀之在君子。
匕鬯苟不隳,何妨惊百里。
委运与思愆,并行正相倚。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这首诗《赠人》由清代诗人刘岩创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邹阳和次公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道德坚守的深刻思考。
首句“邹阳休上书,缧绁非所耻”引用邹阳的故事,他因上书而被囚禁,但并不以此为耻,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正义的坚持。接着,“祸虽如风飙,义命有根柢”强调了即使遭遇不幸,也应坚守正义和生命的意义。
“次公从长公,讲经狴犴底”提到次公跟随长公,在监狱中讲经,进一步强调了在逆境中追求知识和道德的重要性。“闻道在崇朝,夕死亦可矣”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执着,即使生命短暂,也要追求至理。
“刑以惩小人,怀之在君子”指出法律是用来惩治恶人的工具,而君子则应怀有更高的道德标准。“匕鬯苟不隳,何妨惊百里”意味着即使在动荡中,君子的道德准则也不应动摇,其影响可以波及千里。
最后,“委运与思愆,并行正相倚”表明个人的命运与反思过错是相互依存的,只有不断自我反省,才能走向正确的道路。“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总结出,伟大的事业往往始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强调了在逆境中成长和成就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和深邃的哲理思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道德坚守,追求真理,最终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成就。
送客成都去,回舟白帝边。
月应遥共对,夔复有谁怜。
我只怀归计,君宜了世缘。
相期翼吾道,馀事读楞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