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霜毛不贷人,一年旧了一年新。
山窗未晓闻山乐,可是梅花漏世春。
不管霜毛不贷人,一年旧了一年新。
山窗未晓闻山乐,可是梅花漏世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亶的《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自然与时间的流转,以及对季节更替的感悟。
"不管霜毛不贷人,一年旧了一年新",这里的"霜毛"可能指的是岁月的痕迹,"不贷人"则表达了时间无情地流逝,无论人如何抗拒,都无法阻止岁月的更迭。这两句诗传达出一种人生短暂、时光荏苒的感慨。
"山窗未晓闻山乐",诗人通过清晨在山窗边听到山间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和欢乐,尽管时间在流逝,但山间的景色和声音依然如故,富有生机,给人带来愉悦。
"可是梅花漏世春","梅花漏世春"暗指冬去春来,梅花的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即使在严寒中也能感知到季节的变换,诗人借此表达对生活的期待和对新一年的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哲理思考和对生活的新希望。
为爱林间寺,幽闲少是非。
因抛荜门业,来著稻田衣。
石蕨冲云细,山蔬腻雨肥。
禅居安稳后,更莫启柴扉。
重叠云衣,微茫雁影,短篷稳载吴雪。
霜叶敲寒,风灯摇晕,棹歌人语呜咽。
拥衾呼酒,正百里、冰河乍合。
千山换色,一镜无尘,玉龙吹裂。
夜深醉踏长虹,表里空明,古今清绝。
高台在否,登临休赋,忍见旧时明月。
翠消香冷,怕空负、年芳轻别。
孤山春早,一树梅花,待君同折。
旧学虚蒙一字褒,暮年曾得拜江皋。
丹砂雅意成前约,玩印连章避左曹。
事业略曾随手见,死生应叹有身劳。
只今蜕迹西林去,始得先生蚤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