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堂酒好。只恨银杯小。新作金荷工献巧。
图要连台拗倒。采莲一曲清歌。争檀催卷金荷。
醉里香飘睡鸭,更惊罗袜凌波。
冰堂酒好。只恨银杯小。新作金荷工献巧。
图要连台拗倒。采莲一曲清歌。争檀催卷金荷。
醉里香飘睡鸭,更惊罗袜凌波。
这首《清平乐·其六》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描绘了一场精致的饮宴场景。"冰堂酒好"开篇即点出宴席上美酒醇厚,令人陶醉;"只恨银杯小"则流露出对杯中佳酿的贪恋,暗示了主人的热情与宾客的畅饮之态。"新作金荷工献巧"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精美的饮酒器皿,金荷工艺精湛,仿佛在争奇斗艳。
"图要连台拗倒"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大家饮酒豪放,意气风发,甚至可能因酒兴而忘我,想要一口气喝干大杯。"采莲一曲清歌"引入音乐元素,宴会上有女子轻唱着采莲曲,歌声清脆动人,增添了欢乐气氛。
"争檀催卷金荷"中的"争檀"可能是众人抢着举杯,"催卷金荷"则描绘了大家快速饮酒的动作。最后两句"醉里香飘睡鸭,更惊罗袜凌波",醉意中酒香四溢,如同睡鸭般慵懒,而美女的罗袜轻盈,步履如波,更显宴会上的热闹与优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宴饮画卷,既有酒香四溢的欢乐,又有美女轻歌曼舞的雅致,展现了宋代文人宴饮生活的风雅与豪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