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气濛濛湿林麓,蒸为灵云满春谷。
板桥杖策者何人,芙蓉为巾薜荔服。
悠然独往还独归,那管世间荣与辱。
我亦无心如此图,长日卧游犹不足。
春气濛濛湿林麓,蒸为灵云满春谷。
板桥杖策者何人,芙蓉为巾薜荔服。
悠然独往还独归,那管世间荣与辱。
我亦无心如此图,长日卧游犹不足。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林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气弥漫、湿润的林间景色,以及那如灵云般满布于山谷间的景象。画面中,一位行者踏着板桥,手执拐杖,身着芙蓉巾和薜荔衣,独自往来于山林之间,不问世事的荣辱,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与自在。
诗中的“悠然独往还独归”一句,不仅描绘了行者的行动轨迹,更传达出一种心灵上的自由与宁静。而“那管世间荣与辱”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越。
最后,“我亦无心如此图,长日卧游犹不足”两句,诗人似乎在自问自答,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遗憾,即即使每日沉浸于这样的想象之中,仍感不足。这既是对画中情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