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风雨坐相侵,共守寒灯抱膝吟。
扪虱倦谈当世事,闻鸡还起济时心。
云连烽戍兵犹满,雁度关河雪正深。
此际正当明出处,且将书剑傍山林。
萧萧风雨坐相侵,共守寒灯抱膝吟。
扪虱倦谈当世事,闻鸡还起济时心。
云连烽戍兵犹满,雁度关河雪正深。
此际正当明出处,且将书剑傍山林。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夜坐》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风雨之夜静坐的情景。"萧萧风雨坐相侵",形象地写出环境的冷清与外界的侵扰,诗人却坚守内心,"共守寒灯抱膝吟",借灯光和膝抱的动作,展现出其孤独而专注的读书人形象。
"扪虱倦谈当世事"一句,诗人通过自嘲式的动作,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同时也流露出疲倦于世事纷扰的情绪。然而,"闻鸡还起济时心"又揭示出他即便疲惫,仍怀有积极入世、救世济民的壮志。
"云连烽戍兵犹满,雁度关河雪正深",通过描绘边关烽火连天、大雪封途的景象,暗示了战乱未息的社会背景,诗人的心境也因此更为沉重。
最后,"此际正当明出处,且将书剑傍山林",诗人决定在时局不明朗之际,暂且放下书剑,退隐山林,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是对理想抱负的暂时搁置,体现了诗人的深沉与坚韧。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忧虑,又有济世之志,展现了元末明初知识分子的矛盾与抉择。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
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
花也笑姮娥,让他春色多。
尝读李义山《无题》诗,爱其音调清婉,虽极其秾丽,然皆托于臣不忘君之意,而深惜乎才之不遇也。
客窗风雨,读而悲之,为和五章。
一瓣芙蕖是彩舟,棹歌离思两夷犹。
风鬟雾鬓遥相忆,月户云窗许暂留。
波冷绿尘罗袜晓,恨添红叶翠颦秋。
双鸾镜里瑶台雪,任是无情也上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