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娟杨柳枝,烟雨涵芳姿。
托根近孤松,苍翠相因依。
颇谓颜色好,可同岁寒期。
岂知霜未坠,素叶先纷飞。
婵娟杨柳枝,烟雨涵芳姿。
托根近孤松,苍翠相因依。
颇谓颜色好,可同岁寒期。
岂知霜未坠,素叶先纷飞。
这首诗描绘了杨柳在烟雨中的姿态,以及它与孤松相伴的景象。诗人以“婵娟”形容杨柳的柔美,通过“烟雨涵芳姿”展现了其在烟雨中散发出的香气和美丽。接着,诗人将杨柳比作“颜色好”的植物,暗示其外表的吸引力,并表达了希望与“岁寒”(指寒冬)相期的愿望,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折,指出尽管杨柳外表美好,却未能抵挡住霜的侵袭,其叶子提前飘落。这一转折寓意深刻,可能暗含了对世事无常、美好易逝的感慨,或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对生命脆弱性和时间流逝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