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林有一老人,恰似银瓮盛雪。
彻底元无渗漏,旁观但知皎洁。
有徒三百二百,木钻漫钻磐石。
或遇东海鲤鱼,一棒令生羽翼。
其馀两两三三,归堂又要茶吃。
上人南来云水,因行不妨掉臂。
凤山修水东西,灵草春来满地。
但令己事相应,归日驴驮不起。
慧林有一老人,恰似银瓮盛雪。
彻底元无渗漏,旁观但知皎洁。
有徒三百二百,木钻漫钻磐石。
或遇东海鲤鱼,一棒令生羽翼。
其馀两两三三,归堂又要茶吃。
上人南来云水,因行不妨掉臂。
凤山修水东西,灵草春来满地。
但令己事相应,归日驴驮不起。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住在慧林的老者,形象如同银瓮盛雪,纯洁无暇,令人敬仰。他的弟子众多,勤奋修行,有的甚至通过禅定获得非凡力量,如鲤鱼跃龙门般化羽飞升。其余弟子则回归日常,需要茶食滋养。诗人黄庭坚以轻松随性的笔调,赞美了僧人的生活态度和修行境界,即使云游四海,也保持洒脱。他提到的凤山修水之地,环境优美,灵草遍地,强调了自然与修行的和谐。最后,诗人祝愿他们的修行与生活实践相得益彰,但提醒他们即使成就再高,归途中可能连驴都承载不下他们的法喜。整首诗寓教于乐,体现了禅宗的意境和诗人对僧侣生活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