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大垣,人自隐多岐。
任理忘恩怨,何乃累吾私?
元气育万物,雨露丰悴之。
丰悴虽有恒,还复系其资。
强者固弗已,弱者自有期。
向者橐籥中,竟是谁设施?
美哉唐虞圣,至治以无为。
天下有大垣,人自隐多岐。
任理忘恩怨,何乃累吾私?
元气育万物,雨露丰悴之。
丰悴虽有恒,还复系其资。
强者固弗已,弱者自有期。
向者橐籥中,竟是谁设施?
美哉唐虞圣,至治以无为。
这首元代诗人范梈的《述古》描绘了一个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诗中,诗人将世界比喻为“大垣”,暗示着宇宙的广阔和人生的多样性。人们各自选择不同的道路“隐多岐”,体现了人生道路的多元性和个体选择的重要性。
接着,诗人提出人应“任理忘恩怨”,强调理性思考和忘却个人恩怨,不应让这些琐事牵累个人的内心。“元气育万物”象征自然之力,雨露的丰沛与枯萎象征生命的起伏,诗人认为万物的兴衰虽然有规律,但最终还是取决于各自的条件和生命力。
诗人进一步指出,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有其生存的期限和规律,“强者固弗已,弱者自有期”。这表达了对生命法则的尊重,同时也暗示了世间万物都在自然法则下运行。
最后,诗人以“向者橐籥中,竟是谁设施?”反问,寓意着世间万物的运作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而是由内在的力量驱动。诗人高度赞扬了唐虞时代的圣人,他们以“无为”而治,达到了至高的治理境界,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顺应天道的思想。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通过自然现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五百年前墓,沧桑历劫存。
衣冠新俎豆,松柏古墙垣。
赵宋一抔土,临川四世孙。
岿然遗碣在,忠孝著乾坤。
胡马凭陵日,将军拥节旄。
东南撑半壁,姓氏赫双刀。
毅魄风霆壮,崇祠泰岱高。
表忠忧世变,报国仗人豪。
忆昔庚申岁,常州正用兵。
斩关臧氏出,负国褚渊生。
谁作中流柱,能成烈士名。
伤今兼吊古,有客泪如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