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图景,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深刻的观察。开篇“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两句,以宏大的视角勾勒出汉江流域的地理特征,“楚塞”指的是古代楚国的边塞,而“三湘”则是长江中游的一段,常用来指代湖南一带。这里通过这两个地名,将诗人的视野拉开到整个楚地,从而突出了汉江水系的广泛和重要性。
接着,“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江流天地外”表达了汉江如同一条生命之河,流淌在天地之间,其气势磅礴,超脱尘世。"山色有无中"则捕捉到了山色变化无常的意象,这里的“有无”并非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与否,而是一种哲理性的表达,意味着山色的变幻莫测,无处不在,又仿佛什么都不存在。
第三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则描绘了汉江两岸城镇的景象。“郡邑”指的是古代的行政区划,这里的“浮前浦”给人一种轻盈和宁静的感觉,而“波澜动远空”则展现了水天一色的壮阔画面,水波荡漾,连绵不绝,与遥远的天空相呼应。
最后,“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两句,是诗人对美好时光和自然景观的一种情感宣泄。“襄阳”是汉江流域的一个重要城市,这里的“好风日”则传递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而“留醉与山翁”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美好的时光中沉醉,与自然为伴,忘却世间尘嚣。
整首诗通过对汉江流域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生活状态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是一首融合了地理知识、自然美感和个人情怀于一体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