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佳雪应时呈司封使君三首·其三》
《佳雪应时呈司封使君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朱长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千里江山入郡楼,凭栏乍喜密云浮。

冷光交映天峰色,馀润遥随笠泽流。

民叠裤襦看不厌,客丛簪履赏应留。

野人乘兴狂吟外,引鹤披蓑上钓舟。

(0)
注释
千里:形容极远的距离。
江山:山河。
郡楼:古代行政区的官署或望楼。
乍喜:突然感到喜悦。
密云:浓厚的云层。
冷光:清冷的月光。
天峰色:天空中的山峰色彩。
馀润:余晖。
笠泽:湖泊名,这里泛指湖泽。
民叠裤襦:百姓们穿着层层叠叠的衣物。
看不厌:看不够,表示喜欢。
客丛:游人聚集。
簪履:古代男子的服饰,包括发簪和鞋子。
野人:乡野之人,自谦或指平民。
乘兴:趁着兴致。
披蓑:穿着蓑衣。
钓舟:钓鱼的小船。
翻译
千里的江山映入郡楼的视野,倚着栏杆突然为浓密的云彩所吸引。
寒冷的月光照亮了天空的山峰,余晖远远地随着湖泽的水流。
百姓们围观欣赏,对穿着裤褶的衣物感到满足,游客们也停下脚步欣赏。
在野外的人们乘着兴致,狂放地吟诗作赋,甚至带着鹤和蓑衣登上钓鱼的小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山美景与人文风俗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追求。

“千里江山入郡楼,凭栏乍喜密云浮。”开篇即以宏伟的视角,将千里江山尽收眼底,郡楼之上,凭栏而立,心中充满了喜悦。这里的“乍”字用得好,表达了一种突然之间涌上的愉悦之情。而“密云浮”的描写,则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意境。

“冷光交映天峰色,馀润遥随笠泽流。”此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山光水色的变幻和融合。冷光与天峰之色相交织,既有对立统一的美感,又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而“馀润”一词,更为景物增添了一份柔和与细腻。

“民叠裤襦看不厌,客丛簪履赏应留。”诗人在观察乡民和旅人的活动时,发现他们对美好景致的欣赏并无厌倦。这里通过对不同身份人物行为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洞察,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共同喜悦。

“野人乘兴狂吟外,引鹤披蓑上钓舟。”最后两句则转向了更为自由奔放的情景。诗中“野人”不拘一格地唱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自然之美的陶醉。而“引鹤披蓑上钓舟”的描写,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隐喻,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与人物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生机的自然与人文世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朱长文
朝代:唐   生辰:780

生卒年不详。江南诗人。在湖州,与皎然、裴澄同送梁肃归朝。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八。《全唐诗》存诗6首,断句2句
猜你喜欢

赤松三咏·其一赤松山

仙山名字几千秋,勇退曾闻汉故侯。

自笑功名无尺寸,归来也作赤松游。

(0)

次韵秋日五首·其二

冉冉寒云滃晓扉,涓涓坠露滴秋衣。

兴来倚杖看苍石,无限空山木叶飞。

(0)

次韵秋日五首·其四

木落山寒境更幽,世间万事入搔头。

何人为广秋声赋,我欲归田蚤晚休。

(0)

宝岩寺

浮图插云表,列嶂环古刹。

平湖眇澄波,万态天光发。

我来陟层巅,秀气助毫末。

扁舟返明月,万顷玻璃滑。

(0)

畅岩

石作峒房势,水随人意流。

两岩长溅雨,五月便惊秋。

此景多深趣,吾心真乐游。

山翁中宿酒,欲醉五更头。

(0)

沁园春.寿同年陈探花

忆昔东坡,秀夺眉山,生丙子年。

盖内离子坎,四方中气,宜当此岁,间出英贤。

河岳重灵,星辰再孕,来自赤城中洞天。

新秋霁,萃一襟爽气,风露澄鲜。玉阶同听胪传。

伴宝马如龙丝袅鞭。

正椿庭未老,同跻荣路,萼楼争耀,相照魁躔。

即似坡公,金莲夜对,身作玉堂云雾仙。

怜同岁,但乞如梦得,分买山钱。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