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伊人,玉貌颀然,碧瞳紫髯。
羡荷裳蕙带,五陵公子,黄冠葛屦,丈室瞿昙。
鹤立仙姿,虎头妙笔,颊上添毫一二三。
参同契,任洪崖把臂,弥勒同龛。飘萧素发鬖鬖。
似柱下犹龙问老聃。
向世出世闲,先窥太极,用无用处,椎破连环。
形影交忘,画图三昩,白板枯禅不待参。
从君老,愿担簦五岳,结制精蓝。
所谓伊人,玉貌颀然,碧瞳紫髯。
羡荷裳蕙带,五陵公子,黄冠葛屦,丈室瞿昙。
鹤立仙姿,虎头妙笔,颊上添毫一二三。
参同契,任洪崖把臂,弥勒同龛。飘萧素发鬖鬖。
似柱下犹龙问老聃。
向世出世闲,先窥太极,用无用处,椎破连环。
形影交忘,画图三昩,白板枯禅不待参。
从君老,愿担簦五岳,结制精蓝。
此诗描绘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女子,容貌如玉,眼眸碧绿,胡须紫色,其服饰雅致,或为贵族公子之装束,或为隐士之打扮。诗中以鹤立比喻其仙姿,以虎头形容其妙笔生花,更以颊上添毫一二三,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诗人通过“参同契”、“洪崖把臂”、“弥勒同龛”等典故,展现了人物的超凡脱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接着,诗人以“飘萧素发鬖鬖”描绘其头发随风飘扬的景象,仿佛是老子柱下的龙在询问道家哲学。这一段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外在形象,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世出世闲”的概念,即在世俗与超脱之间寻找平衡,先窥太极,即理解宇宙的根本规律,而后运用无用之处,即在看似无用的事物中发现价值,如同打破连环,揭示事物的本质。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的敬仰之情,希望跟随他游历五岳,共同修行,结伴于精美的佛寺之中。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人物的独特魅力和精神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智慧的追求。
麦苗黄熟稻苗青,饷妇耘夫笑语声。
楼上清风帘箔静,田间白水鹭鸥轻。
展亲会集从容乐,娱老讴吟放旷情。
羽孽渐消民食足,更无馀事计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