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全文
唐 / 李贺   形式: 古风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

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

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xiǎotàixíngshān
táng /

ràoshānqiūxiāngméng

xīnqiáoyúnbǎnhòuchóng

luònánjīnyuǎnyuèqīnshuíwèishú

shílǎoshāduǎn

注释
一夕:夜晚。
绕:环绕。
秋:秋天。
香露:带有香气的露水。
溘:忽然。
蒙菉:覆盖着绿色植物。
新桥:新建的桥。
倚:依靠。
云阪:云雾缭绕的山坡。
候虫:守夜的昆虫。
嘶:鸣叫。
露朴:露水中的昆虫。
洛南:洛阳南部。
远:遥远。
越衾:越地的被子。
熟:暖和。
石气:石头的气息。
凄凄:凄凉。
老莎:老草。
短镞:短箭。
翻译
一夜围绕着秋山,香气的露水悄然降临。
新桥靠在云坡上,守夜的虫儿在露水中鸣叫。
洛阳的景象已经远离,越地的被子还有谁来暖热。
石头的气息多么凄凉,老草如同短箭般刺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入山的景象,诗人以独特的想象力和鲜明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动静之美与个人情感的深浅交织在一起。

“一夕绕山秋”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季节性的背景,秋意浓郁,山色益发沉稳。接着,“香露溘蒙菉”中的“香露”不仅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美好之物,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洁与纯净。而“新桥倚云阪”则描绘了山间一处幽深之地,新桥似乎是通往某个未知世界的入口。

“候虫嘶露朴”中,“候虫”指的是秋天常见的蝉类昆虫,它们的声音在清晨的露水中显得尤为凄厉,增加了一种萧瑟之感。而“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则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怀旧之情。

最后,“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中的“石气”形象鲜明,传递出一种冷清而坚硬的感觉。同时,“老莎如短镞”的比喻则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也透露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苍茫。

作者介绍
李贺

李贺
朝代:唐   字:长吉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生辰: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猜你喜欢

为于景瞻画高山流水图

山悬星汉水回澜,林谷无人碧树寒。

千古知音共相许,当时声调若为弹。

(0)

方洲即事二首·其一

一番风雨过方洲,淡绿新篁渐入秋。

歌尽竹枝人不解,隔江谁唱越溪讴。

(0)

南川八景·其八

去此障烟枝,养此凌云节。

白昼引清风,良宵逗华月。

(0)

沈元节父母挽诗·其二

金藏玉蕴美相宜,景及桃夭是盛时。

箕帚分甘姑舅喜,闺门庆协圣明知。

重闱日永春何丽,樛木阴深晚更滋。

今日北堂寒雨夜,有人长恸蓼莪诗。

(0)

为阴佥宪题马湖府土官知府安鳌族谱

瓜瓞绵绵世泽饶,远从西汉到天朝。

山湖带砺藩垣久,江汉朝宗海岳遥。

华胄直须家谱悉,累功还见史书标。

于今四表重光被,九族都应仰圣尧。

(0)

登龙游翠光岩

孤棹舣寒汀,无人独自登。

积苔迷鸟篆,斜日照鱼罾。

湍急声如振,崖高势欲崩。

客游那可驻,云重树冥冥。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