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都红门外海子上即事》
《大都红门外海子上即事》全文
元 / 赵孟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白水青林引兴多,红裙翠黛奈愁何。

底从暮醉兼朝醉,聊复长歌更短歌。

轻燕受风迎落絮,老鱼吹浪动新荷。

馀不溪上扁舟好,何日归休理钓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情感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白水青林引兴多,红裙翠黛奈愁何”以“白水”、“青林”、“红裙”、“翠黛”等意象,营造出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画面,同时通过“引兴多”和“奈愁何”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既充满喜悦又略带忧愁的情感状态。

颔联“底从暮醉兼朝醉,聊复长歌更短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在说,无论是夜晚的沉醉还是清晨的清醒,他都在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是悠长的歌曲还是短促的吟唱,都是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自我慰藉。

颈联“轻燕受风迎落絮,老鱼吹浪动新荷”则转向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轻盈的燕子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仿佛迎接飘落的柳絮;而老鱼在波浪中轻轻摆动,触动着新生的荷叶。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尾联“馀不溪上扁舟好,何日归休理钓蓑?”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他想象自己在溪流之上驾着小舟,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真正归隐,放下尘世的纷扰,拿起钓鱼的蓑衣,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时光。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前世俗生活的某种厌倦或逃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情感的深刻体验,以及对未来归隐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赵孟頫

赵孟頫
朝代:元   字:子昂   号:松雪   籍贯:松雪道   生辰:1254—1322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猜你喜欢

永嘉林氏集云庵索诗

太半交清曾著句,独馀师道更铭碑。

海山磅礴知何处,人物联翩信一时。

以似诗书端可尚,允怀今古不堪悲。

百年所种皆先德,宰木云庵过者思。

(0)

尹谏议秋怀昌甫以其韵赋之因亦和焉·其八

冷淡秋光画不成,闲身赢得醉而醒。

水声自与月俱白,山势常知云更青。

广大高明人孰辩,艰难险阻世曾经。

著书固以穷愁后,陶冶多应出性灵。

(0)

看梅

小园春早喜梅开,烟敛风回月色来。

香细静知宜竹树,影孤清与散莓苔。

幽幽山嘴疏钟韵,耿耿楼头画角哀。

自笑年年被花恼,十分情味为衔杯。

(0)

春山看红梅

年年常得醉君家,今日红梅正著花。

点注初非桃有艳,横斜宁与李争华。

依然竹外并林下,况复山颠与水涯。

步绕孤根香更在,高怀无惜共流霞。

(0)

次韵昌甫九日

薄寒中人秋气清,山能高绝水能平。

独怜佳节迫吹帽,谁可东篱嗅落英。

尽道诗家有昌甫,每逢胜处说渊明。

鬓毛垂领萧萧白,应任雨风阴复晴。

(0)

春分后一日雪

尚觉梅花发,元知柳絮飞。

舞回风荡激,洒急雨霏微。

解冻群芳盛,馀寒百卉稀。

小窗还附火,买酒典春衣。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