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篱下采,黄菊属陶公。
朵朵无怀氏,枝枝太古风。
香沾纱帻润,光映玉杯空。
大雪开逾盛,同心梅与同。
一从篱下采,黄菊属陶公。
朵朵无怀氏,枝枝太古风。
香沾纱帻润,光映玉杯空。
大雪开逾盛,同心梅与同。
此诗《菊(其一)》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菊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与向往。
首句“一从篱下采,黄菊属陶公”,以“篱下”点出菊花生长的自然环境,暗喻菊花如同隐士一般,远离尘嚣,归于自然。此处“陶公”指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借以表达菊花与陶渊明相似的高雅气质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接着,“朵朵无怀氏,枝枝太古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形态与气质。无怀氏是传说中的远古部落,这里用来形容菊花的纯朴自然,与太古之风相呼应,强调了菊花的原始纯净之美。
“香沾纱帻润,光映玉杯空”则从嗅觉和视觉的角度,细腻地描绘了菊花的香气与色泽。纱帻润指的是菊花的香气沾染在轻柔的头巾上,使得头巾也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玉杯空则是说菊花的光芒映照在透明的酒杯中,使酒杯仿佛充满了菊花的光辉,形象地表现了菊花的美丽与高洁。
最后,“大雪开逾盛,同心梅与同”两句,将菊花与梅花并提,通过对比,突出了菊花在严冬中依然绽放的坚韧与美丽。同时,“大雪开逾盛”也暗示了菊花在逆境中更加灿烂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菊花不畏艰难、独立寒霜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菊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方寸地,七十四年春。世事几浮云。
躬行斋内蒲团稳,耆英社里酒杯频。
日追游,时啸咏,任天真。喜女嫁男婚今已毕。
便束帛安车那肯出。无一事,挂闲身。
西湖鸥鹭长为侣,北山猿鹤莫移文。
愿年年,汤饼会,乐情亲。
买陂塘旋栽杨柳,闲人忙过曹务。
山翁溪友来相贺,昨夜应时甘雨。舟泛渚。
有茶灶相从,同过东西屿。鸥边自语。
是午梦初回,余酲未解,七碗得真趣。
神仙事,云海茫茫何许。何人岩下逢吕。
诗家却有还丹诀,万景点成奇句。公自醑。
且山水徜徉,莫考飞升谱。悠悠万古。
看一片烟霞,四时风物,吾圃即玄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