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鲜常在,奄忽便一生。
兹辰俄重九,令节谁所名。
把菊见南山,吟诗忆渊明。
素琴不具弦,大雅留遗声。
伯始真粪土,饮水空遐龄。
异时东坡下,尚有酒可倾。
才难信遇否,物变更枯荣。
此翁独醒者,贫贱胡为情。
怅焉服九华,觅醉何由成。
斯人鲜常在,奄忽便一生。
兹辰俄重九,令节谁所名。
把菊见南山,吟诗忆渊明。
素琴不具弦,大雅留遗声。
伯始真粪土,饮水空遐龄。
异时东坡下,尚有酒可倾。
才难信遇否,物变更枯荣。
此翁独醒者,贫贱胡为情。
怅焉服九华,觅醉何由成。
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斯人鲜常在,奄忽便一生"两句点出人生的短暂和不易预料。这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主题,即对人生易逝的感叹。
接着,"兹辰俄重九,令节谁所名"表达了时间流转,季节更迭,而特定时刻的美好却无从命名,这也强化了前面关于生命短暂的主题。
诗人随后提到了自己"把菊见南山,吟诗忆渊明",这里通过菊花和南山,引出了历史上的诗人渊明(即陶渊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古代诗人的怀念之情。
"素琴不具弦,大雅留遗声"则是说尽管琴已经无弦,但大雅的旋律依旧在心中回响。这里的大雅,可能指的是高尚、伟大的音乐或文学作品,留下的是精神上的影响和回味。
接下来,"伯始真粪土,饮水空遐龄"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地位的看淡,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伯始是古代的人物,以清贫著称,这里通过他来表达出超脱世俗的思想。
"异时东坡下,尚有酒可倾"则是在说,即使到了不同时,也还能找到像苏轼(东坡)这样的前人遗风,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如品尝美酒。
随后,"才难信遇否,物变更枯荣"表达了对才能与机遇结合的困难,以及自然界中事物易于枯萎但又能重新繁盛的哲理。
最后,"此翁独醒者,贫贱胡为情。怅焉服九华,觅醉何由成"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清贫,但仍旧保持着自己的节操和情怀,对于世事持有淡然之态,而这种淡然也是一种内心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保持个性与情怀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