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江南》
《忆江南》全文
清 / 刘永济   形式: 词

秦淮月,炯炯下芜城。

败柳悄依驰道立,荒鸡凄作野魈鸣。山色六朝青。

秦淮水,呜咽似关情。

狂粉醉迷胡旋舞,夷歌愁断后庭声。孤烛梦神京。

(0)
鉴赏

这首《忆江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刘永济所作,描绘了秦淮河畔夜晚的凄美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淡淡的哀愁。

首句“秦淮月,炯炯下芜城”,以明亮的月光为引子,将读者带入秦淮河畔的夜晚,月光如炬,照亮了芜城的轮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接着,“败柳悄依驰道立,荒鸡凄作野魈鸣”两句,通过败柳和荒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寂静。败柳在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繁华与现在的衰败;而荒鸡的啼鸣则显得格外凄厉,仿佛是在呼唤着逝去的时光。

“山色六朝青”一句,则是借景抒情,将目光转向远处的青山,暗示着历史的悠久与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秦淮水,呜咽似关情”将秦淮河水拟人化,赋予它情感,河水的呜咽声仿佛在诉说着与之相关的人事悲欢,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

“狂粉醉迷胡旋舞,夷歌愁断后庭声”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与音乐,狂放的胡旋舞与忧伤的后庭歌声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异域风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孤烛梦神京”一句,以孤烛象征诗人孤独的心境,寄托了对理想中的京城(可能指当时的首都或政治中心)的向往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秦淮河畔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情感和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永济

刘永济
朝代:清

刘永济(1887一1966) ,男,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省新宁县人。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长沙中学教师,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文学史教研组主任。湖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文学评论》编委。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猜你喜欢

五泄山三学院十题·其九祷雨潭

尝闻越邑民,祷雨碧岩畔。

神龙如有期,为霖通旱暵。

(0)

五泄山三学院十题·其八俱胝岩

昔人持此咒,岩坐岁寒深。

梵言不复闻,雅名流至今。

(0)

秋居言怀

默默疏林下,独知秋气浓。

半生犹是客,昨夜更闻蛩。

吟苦人成癖,年衰自长慵。

终期拂衣去,江上有诸峰。

(0)

次韵王东之郊行

杖屦寻春事,偷分暇日工。

幽花攲照水,独树迥含风。

路极阴溪里,桃开晓色中。

一年春好处,分付少陵翁。

(0)

山居即事·其一

何处成吾道,深居绝送迎。

竹扉常昼掩,野径得闲行。

万壑树声满,千岩暑气清。

相看两不厌,天际一山横。

(0)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其八

水际空明月正圆,看花候月思依然。

暗香疏影浑无赖,绰约冰姿绝可怜。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