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石防花拾弃材,凿池种藕白馀苔。
游鯈剩喜波光阔,飞鹭似知人意来。
已见圆荷浮小叶,正须细雨熟黄梅。
莫言旧隐无多景,一派清泉手自开。
累石防花拾弃材,凿池种藕白馀苔。
游鯈剩喜波光阔,飞鹭似知人意来。
已见圆荷浮小叶,正须细雨熟黄梅。
莫言旧隐无多景,一派清泉手自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精心营造荷花池的场景与心境。首句“累石防花拾弃材,凿池种藕白馀苔”展现了诗人利用自然废料,如石头和废弃材料,堆砌防止花朵散落,同时开凿池塘种植莲藕,连同剩余的苔藓,显示出对环境的巧妙利用与尊重。次句“游鯈剩喜波光阔,飞鹭似知人意来”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鱼儿在宽阔的水面欢快游弋,白鹭似乎感知到人的善意前来栖息,营造出和谐共生的自然美景。
接着,“已见圆荷浮小叶,正须细雨熟黄梅”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荷花池的生机与变化,圆荷之上浮着嫩叶,预示着新生与成长;而此时正是细雨滋润,黄梅成熟之时,暗示着收获与丰饶。最后,“莫言旧隐无多景,一派清泉手自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发现与创造,即使在看似平凡的地方,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独特的风景,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通过个人行动改善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态度。
南庭荫嘉树,日夕生清风。
幽旷惬怀素,茧足三支筇。
戒僮斸玉华,陶埴空莎丛。
分此太华根,擢莳兹盆中。
奇葩既妩媚,修茎亦玲珑。
虽隔土壤脉,实假造化功。
太虚落景圆,凉月光溶溶。
深夜蔼芳气,晨露凄以浓。
鉴湖千顷秋,兹意亦自同。
眷言向君子,百世濂溪翁。
诗酒分违各一天,相逢鬓雪笑垂肩。
自惭衰貌非前日,犹喜清谈胜昔年。
阅世只堪三叹耳,论心几欲一潸然。
何时吟骑重来访,夜雨清灯对榻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