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名鼎鼎号三罗,藜杖经从石上过。
铁画银钩难辨认,雨霖日炙莫镌磨。
幽泉添砚潺湲响,明月生波感慨多。
小立西风吹鬓发,碧罗深处听渔歌。
诗名鼎鼎号三罗,藜杖经从石上过。
铁画银钩难辨认,雨霖日炙莫镌磨。
幽泉添砚潺湲响,明月生波感慨多。
小立西风吹鬓发,碧罗深处听渔歌。
这首诗名为《罗隐题诗石》,作者陈宋辅是宋代文人。诗中通过描绘一块刻有罗隐诗句的石头,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诗名鼎鼎号三罗”,暗示了罗隐诗作的声誉和数量之多。接下来,“藜杖经从石上过”描绘了诗人持藜杖走过石上的场景,流露出岁月沧桑之感。
“铁画银钩难辨认,雨霖日炙莫镌磨”两句,形象地描述了石刻字迹历经风雨侵蚀,难以辨识的状况,暗含对时光流逝和历史痕迹的感慨。诗人接着写到“幽泉添砚潺湲响,明月生波感慨多”,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借泉水声和月光波纹表达深沉的思绪。
最后,“小立西风吹鬓发,碧罗深处听渔歌”描绘了诗人独自站立,任凭西风拂面,倾听远处渔歌的宁静画面,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石刻为载体,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对历史沉淀和人生况味的深刻理解。
为君治行近一月,今晨竟作匆匆别。
枕边纨扇镜中花,一时尽变伤心色。
妾虽不见边城秋,君亦不识空闺愁。
忆君便如君忆妾,双泪岂为他人流。
才貌如君长刺促,少年心事何时足。
归期未定须寄书,误人莫误灯花卜。
天伦有真乐,家庆传新图。
人生百年内,于焉始为娱。
尔翁老京国,风霜摇鬓须。
尔父奉慈帏,干戈沈里闾。
岂无饘与粥,朝夕不得俱。
眼穿孤飞云,心折反哺乌。
近者消息真,万里神明扶。
沈思供子职,内外悬君躯。
投袂出门去,父命何勤渠。
朝迎暮望返,少壮轻畏途。
见翁问起居,同舍相惊呼。
孙已如翁长,子应似翁臞。
时危久离别,会面当何如?
归期谅不远,春酒为君酤。
再拜千岁寿,亲戚多欢愉。
卿相何足道,胜事世所无。
愿言慎前路,明发毋踌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