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妆淡淡。喜绝代琼姿,皎皎难染。
路入庾关,能见梅花无忝。
一枝不必姚黄,已夺越娘光艳。
炎天热、琼台夜深,牖户休掩。盈盈半压朱槛。
正浣出天香,珠露微点。笑谢洛阳花估,国色长占。
想暖稍展氍毹,更使玉人匀脸。
当影坐,衔杯共对不厌。
素妆淡淡。喜绝代琼姿,皎皎难染。
路入庾关,能见梅花无忝。
一枝不必姚黄,已夺越娘光艳。
炎天热、琼台夜深,牖户休掩。盈盈半压朱槛。
正浣出天香,珠露微点。笑谢洛阳花估,国色长占。
想暖稍展氍毹,更使玉人匀脸。
当影坐,衔杯共对不厌。
这首《露华·白牡丹》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牡丹的高洁与美丽。
首先,“素妆淡淡”四字开篇,便将白牡丹的淡雅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接着,“喜绝代琼姿,皎皎难染”,诗人赞美白牡丹如同绝世佳人,其洁白如玉的姿态难以被其他色彩所染,突出了其独特的纯净之美。
“路入庾关,能见梅花无忝”一句,借梅花之喻,进一步强调了白牡丹的高洁品质,即使在严寒之中也能绽放出不凡的风采,与梅花相得益彰。
“一枝不必姚黄,已夺越娘光艳”则对比了白牡丹与姚黄(一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和越娘(古代美女)的光彩,表明白牡丹的美丽足以超越这些传统意义上的美艳,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炎天热、琼台夜深,牖户休掩”描绘了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天,白牡丹依然能在琼台之夜绽放,不需要关闭门窗就能欣赏到其美丽,体现了其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坚韧与独立。
“盈盈半压朱槛”形象地描绘了白牡丹在朱红色的栏杆前轻轻摇曳,姿态优雅,仿佛是轻盈的舞者。
“正浣出天香,珠露微点”则通过“天香”和“珠露”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白牡丹散发出的清新香气以及露珠点缀其上的美丽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其高雅脱俗的形象。
“笑谢洛阳花估,国色长占”表达了白牡丹对于其他花卉的自信与超越,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国色天香。
最后,“想暖稍展氍毹,更使玉人匀脸”想象在温暖的环境中,白牡丹在氍毹(一种地毯)上舒展开来,让美丽的女子为其化妆,进一步强调了其作为美的化身的地位。
“当影坐,衔杯共对不厌”则是诗人想象与白牡丹共饮的情景,表达了对这种美好时刻的无限喜爱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白牡丹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高洁品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纯洁、高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