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地收蛮后,烟江棹桨过。
旌旗皆绣虎,鼓角半吹螺。
圣化方无外,民心讵有讹。
马循归路熟,人比去时多。
喜气浮三峡,军声动九河。
遥知双阙下,齐进太平歌。
瘴地收蛮后,烟江棹桨过。
旌旗皆绣虎,鼓角半吹螺。
圣化方无外,民心讵有讹。
马循归路熟,人比去时多。
喜气浮三峡,军声动九河。
遥知双阙下,齐进太平歌。
这首明代杨基的《观宜春侯旋师》描绘了战后凯旋的壮观景象。首联"瘴地收蛮后,烟江棹桨过",以瘴疠之地的平定和江面烟波中行舟的细节,展现了战争结束后的宁静与回归。接着的"旌旗皆绣虎,鼓角半吹螺",通过华丽的旗帜和军乐,烘托出军队的威严与胜利的喜悦。
"圣化方无外,民心讵有讹",表达了对朝廷德治清明的赞美,以及民众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统治者的信任。"马循归路熟,人比去时多",进一步强调了士卒归乡的顺利和人口的增长,显示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尾联"喜气浮三峡,军声动九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胜利的喜庆气氛弥漫于长江三峡,军威震慑四方。最后以"遥知双阙下,齐进太平歌"收束,预示着在京城的庆典上,人们将齐声歌唱太平盛世的到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情感饱满,既展示了军事胜利的荣耀,也体现了国家治理的成功,富有浓厚的史诗气息。
幻化无穷,天巧难觑。诸香妙华,种种呈露。
都随春来,亦随春去。缤纷颠倒,与空同处。
此华希有,周流四序。雨风雾烟,盈虚朝暮。
以何因缘,其体坚固。无颜色染,无开落故。
米贱今年不论钱,雀鼠餍饫人留残。
青蚨不过百枚去,可得明珠一斗还。
其如客寄已淹久,羞涩囊中无可看。
今朝欲写鲁公帖,四顾门外将谁干。
经营薄少置厨舍,呼童告使知艰难。
从今且作淖糜计,杂以山芋供两盘。
嗟予是身亦老矣,造物未置饥与寒。
何当甑炊七寸粳,饭香及处皆同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