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险诸侯地,承平圣主巡。
东君朝二月,南旆拥三辰。
寒出重关尽,年随行漏新。
瑞云丛捧日,芳树曲迎春。
舞咏先驰道,恩华及从臣。
汾川花鸟意,并奉属车尘。
设险诸侯地,承平圣主巡。
东君朝二月,南旆拥三辰。
寒出重关尽,年随行漏新。
瑞云丛捧日,芳树曲迎春。
舞咏先驰道,恩华及从臣。
汾川花鸟意,并奉属车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与诸侯共同外出的盛大场面,充满了对和平时期圣明君主的颂扬。其中,“设险诸侯地”表明这是一个边疆地区的诸侯领地;“承平圣主巡”则指出这次行动是由一位圣明且带来和平的君主所领导。
时间点被描绘为早春二月,东风送暖,南方的旆旗在三辰(即日、月、星)之间飘扬,这不仅是一个季节的转换,也象征着朝气蓬勃和生机勃发。"寒出重关尽"表明严冬已过,而"年随行漏新"则意味着新的岁月随着皇帝的巡幸而更新。
接下来的几句“瑞云丛捧日,芳树曲迎春”描绘了一幅祥瑞云彩拥抱太阳,花开盛放以迎接春天的美好景象。"舞咏先驰道,恩华及从臣"则表明诗人对这场盛会的赞美之情,以及皇帝恩泽所及,包含了所有跟随的臣子。
最后,“汾川花鸟意,并奉属车尘”使读者感受到河川两岸花开鸟鸣的生动画面,而"并奉属车尘"则强调了诗人和其他臣子的忠诚与侍从之心,他们都紧跟着皇帝的车辙,不离不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君主巡幸的赞美,展示了一种和谐、繁荣的社会状态,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张九龄作为臣子的忠诚与敬仰之情。
淅淅天上风,吹我白日没。
飞瀑渐无声,寒溪遂生骨。
仰视老人峰,云中玉为笏。
嵚崎积已平,飘洒殊未歇。
回旋若翔舞,廉纤乱毫发。
客子宿茅茨,居然见冲突。
重檐及户牖,堆压不可掘。
南州炎德在,况此仙灵窟。
丹火伏不兴,初阳动犹蹶。
判此始衰年,拥衾坐明发。
赖逢酒力良,未使吟声竭。
夜久迥闻钟,山晓不待月。
始知蓬岛来,往事非荒忽。
请看朱明天,化作金银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