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纪事》
《纪事》全文
明 / 陶安   形式: 古风

壬寅十月初五日,阴雨停空天未夕。

江城暖气骤蒸人,蝉翼绡裳汗沾湿。

轻雷数声生变化,火鼓轰山电流赤。

长飙西来吹海立,飞雨惊鸣建瓴急。

势如万骑怒冲击,对面相呼听不得。

掩关渐是一更时,烁眼金虬破昏黑。

莲花碧础迸出泉,官市波涛涌三尺。

方当闭塞蛰虫俯,顿骇龙蛇离窟宅。

怪得秋冬未降霜,无乃天时有差忒。

阳气至此本潜藏,发泄深机不能密。

或占水旱在来年,消弭灾异当修德。

须臾河汉现疏星,天地无声本来寂。

小窗独坐对残灯,尚有寒蛩语空壁。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纪事》描绘了壬寅年十月五日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景象。首句“阴雨停空天未夕”点明了天气转变的背景,接着“江城暖气骤蒸人”写出了气温陡升,连蝉翼般的薄衣都因汗水而湿润。"轻雷数声生变化"预示着天气的活跃,"火鼓轰山电流赤"形象地描绘了闪电和雷鸣的震撼场景。

随着风雨加剧,“长飙西来吹海立,飞雨惊鸣建瓴急”展现了狂风暴雨的威力,仿佛千军万马冲击而来,连面对面说话都难以听见。夜幕降临,“掩关渐是一更时,烁眼金虬破昏黑”描述了雷电照亮黑暗的瞬间,如同金色巨龙破晓而出。

雨势带来的影响巨大,“莲花碧础迸出泉,官市波涛涌三尺”象征着积水之深,连池塘都泛滥成灾。诗人借此寓言,暗示蛰伏的生物被惊动,可能预示着自然界的变化。他反思气候异常的原因:“阳气至此本潜藏,发泄深机不能密”,认为可能是天时失调,应当通过修养品德来应对可能的水旱灾害。

最后,风雨过后,“须臾河汉现疏星,天地无声本来寂”描绘了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面对残灯,只有壁角的寒蛩声陪伴。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现象,同时融入了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陶安
朝代:明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猜你喜欢

涂毒策禅师真赞

骨相瓌奇,风神萧散。
貌肃而和,语尽而简。
画得者英气逼人,画不得者顶门上一双眼。

(0)

往在都下时与邹德章兵部同居百官宅无日不相

巷南巷北秋月明,东家西家读书声。
官闲出局各无事,冷落往往思同盟。
出门相寻索一笑,亦或邂逅因俱行。
黄中掀髯语激烈,韶美坚坐书纵横,子充清言喜置酒,赤梨绿柿相扶檠。
寒灯耿耿地炉暖,宫门风顺闻疏更。
故交一作霜叶散,外物已付秋毫轻。
两穷相遭世果有,我与邹子俱南征。
豫章高安本一郡,挂帆起柂无三程。
簿书衮衮不少借,怀抱郁郁何由倾。
明年君归我亦去,早卜三亩开柴荆。
软红旧路莫重蹋,二升脱粟同煨铛。

(0)

戏作绝句以唐人句终之

静对煎茶灶,闲疏洗药泉。
回头问童子:今夕是何年?

(0)

新秋感事

江上清秋昨夜回,渔扉正对荻洲开。
志存天下食不足,节慕古人谗愈来。
风际纸鸢那解久,祭余刍狗会堪哀。
萧然散发听秋雨,剩领新凉入酒杯。

(0)

游弥牟菩提院庭下有凌霄藤附古楠其高数丈花

绛英翠蔓亦佳哉!
零乱空庭码瑙杯。
遍雨新花天有意,定知闲客欲闲来。

(0)

园中杂咏

艺花本无多,过眼那复遗。
阴阴一园绿,佳处乃在兹。
悠然东窗下,顾与枕簟宜。
风轻竹解箨,雨足果压枝。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