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静独》
《静独》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饮酒或濡首,作诗防呕心。

疾走欲避影,不如常处阴。

阶前享明月,但鼓无弦琴。

清风傥相过,付之修竹林。

一静服群动,万缘宁我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ìng
sòng / zhènggāngzhōng

yǐnjiǔhuòshǒuzuòshīfángǒuxīn

zǒuyǐngchángchùyīn

jiēqiánxiǎngmíngyuèdànxiánqín

qīngfēngtǎngxiāngguòzhīxiūzhúlín

jìngqúndòngwànyuánníngqī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静独》,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崇尚。首句“饮酒或濡首”描绘了诗人可能通过饮酒来放松心情,但更注重的是内心的平静;“作诗防呕心”则暗示诗人在创作时力求避免过度的情感投入,保持内心的清澈。

“疾走欲避影,不如常处阴”进一步强调,诗人认为逃避现实不如在静谧的环境中寻求安宁,这里的“阴”不仅指物理上的阴暗,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阶前享明月,但鼓无弦琴”描绘出诗人独自享受月光,弹奏无声之琴的场景,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清风傥相过,付之修竹林”表达了诗人期待清风来访,与自然融为一体,寄情于竹林之中,流露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一静服群动,万缘宁我侵”则是点题,表明在这样的静谧中,诗人能够平息世事纷扰,让万物的喧嚣无法侵扰自己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静观内心、超脱尘世的禅意生活态度,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内省和自然的哲学思想。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喜汪叔野见过

大汪权奇汗血驹,小汪连翩鸑鷟雏。

垂头未遇伯乐顾,览辉将下朝阳梧。

岂知青衫埋朽壤,更令斑鬓困泥涂。

喜君翩翩过我庐,握手借问今何如。

若云难遂白发志,朅来翻作青衿徒。

急呼欢伯置座侧,解颜谈笑聊相娱。

语及阿兄平日事,往往屑涕长欷歔。

怪君长不满六尺,高谭似是胆满躯。

且宽是事饮此醑,逢人但作巩嗫嚅。

苦留君住骑勿驱,明朝酒尽为君酤。

更阑月落起浩叹,四面宿鸟鸣相呼。

(0)

李伯纪丞相挽诗·其五

一别睢阳后,风霜十五年。

劳生俱老矣,流涕独潸然。

丹井秋来就,心灯夜半传。

定应真不死,归卧白云边。

(0)

题楚辞

忠臣遭放逐,委质湘江沉。

空馀离骚辞,万世蒙赏音。

我今未忍死,终有报国心。

扣阍且无路,写作哀怨吟。

(0)

跋陶渊明归去来图

小邑弦歌始数旬,迷涂才觉便归身。

欲从典午完高节,聊与无怀作外臣。

(0)

约特进河东相公元枢河南相公游菁山观梅用前韵重赋五绝·其四

为爱寒英暂去家,不辞溪路渺津涯。

山村盛事人应说,第一人观第一花。

(0)

中庭双柏

羞为赵莹婆娑树,懒作虔徊旌节花。

独立凛然霜雪里,惟将直节劝无邪。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