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徐州道中》
《徐州道中》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南来五日无山见,侧地山青忽当面。

山腰云烂围大布,山顶日华动银线。

风起云日忽碎揉,山光乃作波光流。

飞鸿一翮两翮白,如烟翠中泛萍鸥。

更泼馀岚落村树,柽绾樟结千苍虬。

郁为露气香蒸浮,绕以潭涧声泠幽。

未得夏雨绿已众,二月三月成凉秋。

凭辕客思苦萧索,陡挽天水来润眸。

弃车席坐行且留,大埃北捲空悠悠。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徐州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南来五日无山见”,开篇即点明行程之久,却未见山色,引出下文对山景的期待与惊喜。接着,“侧地山青忽当面”一句,生动描绘了山色突然映入眼帘的瞬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山腰云烂围大布,山顶日华动银线”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腰的云彩比作大布,山顶的日光比作银线,形象地展示了云雾缭绕、阳光闪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

“风起云日忽碎揉,山光乃作波光流”则进一步描绘了风吹云散、阳光照射下山光如波流动的动态美,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飞鸿一翮两翮白,如烟翠中泛萍鸥”通过描写飞翔的鸿雁和漂浮在翠绿烟雾中的鸥鸟,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自由与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更泼馀岚落村树,柽绾樟结千苍虬”描绘了山间余晖洒落在村树上,以及柽树与樟树交织形成的苍劲枝干,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郁为露气香蒸浮,绕以潭涧声泠幽”通过露气的香气和潭涧的流水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清新的环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未得夏雨绿已众,二月三月成凉秋”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即使还未等到夏季的雨水,但绿色已经遍布,仿佛提前迎来了凉爽的秋天。

“凭辕客思苦萧索,陡挽天水来润眸”写出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但在看到天水时,心情得到了暂时的慰藉。

最后,“弃车席坐行且留,大埃北捲空悠悠”表达了诗人愿意放弃车马,选择步行并停留欣赏美景的决定,展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同时也暗示了对尘世烦恼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濠堂落成

惜哉此江山,与我俱不偶。

廿年来去迹,知者有钟阜。

作堂临濠上,终日对户牖。

泊然疑可老,岂屑问谁有。

聊忘孤生哀,亦避世事丑。

吾言宁欺天,有如堂下柳。

(0)

杂诗·其一

秋风入庭户,豆实自离离。

寒来吾事就,霜露空尔为。

(0)

小偈奉简卧云室中老师·其五

乡僧几载客吴门,世味萧然道义尊。

等是江湖未归去,寸心何日与同论。

(0)

五索效韩偓·其一

为性好梳裹,料鬓更均腮。

手把百神镜,千回自照来。

可怜手无力,从郎索镜台。

(0)

关法鸡鸣幸脱秦何如高卧北窗贫种瓜一片青门地头白能来有几人·其一

战罢长平地入秦,邯郸悄似索居贫。

定从谁料毛生出,羞杀同行十九人。

(0)

宿州歌·其三

群盗河南稔祸端,此邦城守古来难。

知州一纪心如水,那得金钱谒上官。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