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五日无山见,侧地山青忽当面。
山腰云烂围大布,山顶日华动银线。
风起云日忽碎揉,山光乃作波光流。
飞鸿一翮两翮白,如烟翠中泛萍鸥。
更泼馀岚落村树,柽绾樟结千苍虬。
郁为露气香蒸浮,绕以潭涧声泠幽。
未得夏雨绿已众,二月三月成凉秋。
凭辕客思苦萧索,陡挽天水来润眸。
弃车席坐行且留,大埃北捲空悠悠。
南来五日无山见,侧地山青忽当面。
山腰云烂围大布,山顶日华动银线。
风起云日忽碎揉,山光乃作波光流。
飞鸿一翮两翮白,如烟翠中泛萍鸥。
更泼馀岚落村树,柽绾樟结千苍虬。
郁为露气香蒸浮,绕以潭涧声泠幽。
未得夏雨绿已众,二月三月成凉秋。
凭辕客思苦萧索,陡挽天水来润眸。
弃车席坐行且留,大埃北捲空悠悠。
此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徐州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南来五日无山见”,开篇即点明行程之久,却未见山色,引出下文对山景的期待与惊喜。接着,“侧地山青忽当面”一句,生动描绘了山色突然映入眼帘的瞬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山腰云烂围大布,山顶日华动银线”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腰的云彩比作大布,山顶的日光比作银线,形象地展示了云雾缭绕、阳光闪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
“风起云日忽碎揉,山光乃作波光流”则进一步描绘了风吹云散、阳光照射下山光如波流动的动态美,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飞鸿一翮两翮白,如烟翠中泛萍鸥”通过描写飞翔的鸿雁和漂浮在翠绿烟雾中的鸥鸟,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自由与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更泼馀岚落村树,柽绾樟结千苍虬”描绘了山间余晖洒落在村树上,以及柽树与樟树交织形成的苍劲枝干,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郁为露气香蒸浮,绕以潭涧声泠幽”通过露气的香气和潭涧的流水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清新的环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未得夏雨绿已众,二月三月成凉秋”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即使还未等到夏季的雨水,但绿色已经遍布,仿佛提前迎来了凉爽的秋天。
“凭辕客思苦萧索,陡挽天水来润眸”写出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但在看到天水时,心情得到了暂时的慰藉。
最后,“弃车席坐行且留,大埃北捲空悠悠”表达了诗人愿意放弃车马,选择步行并停留欣赏美景的决定,展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同时也暗示了对尘世烦恼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