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堞连云地势平,昔年曾此筑高城。
平芜渺渺当时路,古木苍苍旧日营。
笳鼓声中凉吹发,旌旗影里夕阳明。
残兵假息应无地,一扫欃枪大漠清。
楼堞连云地势平,昔年曾此筑高城。
平芜渺渺当时路,古木苍苍旧日营。
笳鼓声中凉吹发,旌旗影里夕阳明。
残兵假息应无地,一扫欃枪大漠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边塞的壮丽景象。首句"楼堞连云地势平"展现了城墙连绵起伏,如同云朵般与大地相接,地势开阔平坦。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此修建的高大城池,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军事防御的重要性。
"平芜渺渺当时路,古木苍苍旧日营"两句,通过描绘昔日的道路如今被荒草覆盖,古老的树木见证了往日的军营生活,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岁月的流转。
"笳鼓声中凉吹发,旌旗影里夕阳明",在号角和鼓声中,凉风吹过,夕阳映照着飘动的旌旗,营造出一种边塞特有的雄浑与悲壮气氛。
最后两句"残兵假息应无地,一扫欃枪大漠清"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结束,边疆安宁的期盼,希望残兵败将能找到休憩之地,而自己期待着一展宏图,荡平敌寇,使大漠恢复清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望,体现了杨荣作为明朝官员的豪情壮志和国家情怀。
两山昨夜风雨止,水涨新痕没沙尾。
黄知彭泽柳初芽,红见武陵桃欲蕊。
老去逢春更惜春,平生酒伴谁知己。
白发杨郎古奇士,千金已散归田里。
闭门留客为张筵,共喜一时成二美。
小儿行觞不计筹,大儿割肉能操匕。
冬殖下箸白于肪,秋藕洗泥寒刺齿。
且须快意在今朝,况我中年会能几。
乱离相见亦偶然,海内交游半为鬼。
颠狂岂顾傍人毁,但恨白日无淹晷。
赋诗已觉无曹刘,骂客安知有程李。
坐中一鹤能商歌,歌作连珠尽倾耳。
风卷新声入夜云,豪竹哀丝静如水。
若为倒卷玻瓈江,百尺高楼眠不起。
昔年壮游下江汉,霁雪千峰排两岸。
今年看画忆旧游,万里江山入清玩。
岷峨冈脊来蜿蜒,青城一峰高插天。
东驰衡山走千里,匡庐五老与石城、北固遥相连。
冰峦雪壑互起伏,照见日华破初旭。
神光混茫元气浮,奋如巨鳌簸坤轴。
烂如秋空云,浩如沧海涛。
又如瑶台银阙天上头,皎皎白月空秋毫。
回光下照中流水,风吹河汉银云起。
中流空阔不胜寒,一洗丹碧秋漫漫。
山川历历真伟观,来往十年游未半。
不如云瀛楼上来倚阑,一日看遍江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