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伤逝·其一》
《伤逝·其一》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奔湍宁驻壑,颓云岂归山。

眷我室中人,一逝永无还。

结发事中闺,柔嘉静且閒。

冰操亮为矢,服约志所欢。

漫云沾薄禄,与尔共岁寒。

万里赴燕台,执手涕汎澜。

穷途思比翼,中道忽摧残。

生平一寸心,付此七尺棺。

丈夫虽刚肠,坐感百忧攒。

即事犹可了,循念始难安。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之世的《伤逝(其一)》,通过哀悼亡妻的深情,展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怀念和内心的悲痛。

首句“奔湍宁驻壑,颓云岂归山”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生的无常,奔腾的水流难以驻留于深谷,颓败的云朵不会回归高山,暗示生命的流逝无法逆转。接着,“眷我室中人,一逝永无还”直接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她已永远离去,再也不能回来。

“结发事中闺,柔嘉静且閒”描绘了两人初婚时的和谐与宁静,妻子温柔贤淑,生活平静而美好。“冰操亮为矢,服约志所欢”则赞美妻子的高洁品行和坚定的婚姻承诺,如同箭矢般坚定,志同道合。

“漫云沾薄禄,与尔共岁寒”表明即使生活贫困,也愿意与妻子共同面对生活的艰难,体现了夫妻间的深厚情感。“万里赴燕台,执手涕汎澜”描述了诗人远赴他乡时与妻子离别的场景,泪水涟涟,充满了不舍与悲伤。

“穷途思比翼,中道忽摧残”表达了对不能与妻子白头偕老的遗憾和痛苦。“生平一寸心,付此七尺棺”说明诗人将对妻子的全部情感寄托在她的遗体上,情感至深。“丈夫虽刚肠,坐感百忧攒”则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脆弱与哀愁。

最后,“即事犹可了,循念始难安”表达了诗人虽然能处理现实中的事务,但每当回想起与妻子的往事,心中便难以平静,充满了对亡妻的无尽思念和哀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亡妻的回忆和哀悼,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珍视和对失去爱人的痛苦,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哀悼亡妻主题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送歙尉牛宝臣

身骑瘦马著练衣,能俭谁云俸入微。

延礼老儒令子拜,束钤蛮卒到村稀。

向来髯漆今成雪,此去袍青合换绯。

为报乡邻索南物,锦囊惟有好诗归。

(0)

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元日倡酬韵六首·其四

即是黄莺紫燕时,稍晴肯放百花迟。

酒来尚许颜红借,春好何容鬓雪知。

扶杖可从灵寿赐,闻琴肯作孟尝悲。

山深粗有延年药,归老松根掘兔丝。

(0)

复过临平

岸上频呼喝,船中剧荡摇。

倒桅将过市,落牵为逢桥。

蟹断非羲卦,渔榔即舜韶。

客愁元历历,诗思亦飘飘。

(0)

诗思十首·其二

老子持公论,评诗众勿惊。

更无双子美,止有一渊明。

响接东坡和,肩随太白名。

吾尝图画像,释菜四先生。

(0)

治圃杂书二十首·其三

闭户全无事,窥园颇自由。

不堪钳纸尾,乍可把锄头。

避树斜开径,邀泉曲放沟。

吾心元自直,儿辈勿相尤。

(0)

怪梦十首·其九

万变观时事,谁其肉食谋。

乾坤一儒腐,今古两眉愁。

白首生何益,青春逝不留。

孤灯夜夜坐,晓角动军楼。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