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韩君表无文编》
《哀韩君表无文编》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少师名德振鹓鸾,孙子何为短羽翰。

不使功名藏竹简,宜留文字后人看。

六丁取去嗟韩第,七子亡来恨建安。

赖有上公曾塔葬,多情无用涕汍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āihánjūnbiǎowénbiān
sòng / cháoshuōzhī

shǎoshīmíngzhènyuānluánsūnwèiduǎnhàn

使shǐgōngmíngcángzhújiānliúwénhòurénkàn

liùdīngjiēhánwángláihènjiànān

làiyǒushànggōngcéngzàngduōqíngyòngwánlán

翻译
少师的名声如同振翅高飞的鹓鸾,孙子为何却未能展翅飞翔。
他不让自己的功绩和名声埋没在竹简之中,而是希望留给后世阅读。
像韩愈那样才华被六丁神取走,建安七子的遗憾令人惋惜。
幸好有尊贵的上公曾以塔葬的方式留存了他的文集,深情无处寄托,只能让泪水流淌。
注释
少师:古代官职,指学问渊博的老师。
振鹓鸾:比喻声望高、品德出众。
竹简:古代书写材料,此处代指书籍。
后人看:留给后代阅读。
六丁:神话中的星宿名,此处象征天意或命运。
韩第:指韩愈,唐代文学家,此处借指才子。
七子:指建安时期七位著名诗人,如曹植等。
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繁荣时期。
上公:古代高级官员。
塔葬:以塔作为墓葬形式,表示对文人的尊重。
涕汍澜:形容泪水滚滚,极度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对已故友人韩君表的哀悼之作。诗中以"少师名德振鹓鸾"开篇,赞扬韩君表的高尚品德如同高贵的鹓鸾鸟,暗示其才学出众。接着,诗人惋惜韩君表未能将功名永载史册,只能留在竹简之上,表达了对他的才华未得充分展现的遗憾。

"不使功名藏竹简,宜留文字后人看"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韩君表的文字价值,希望他的著作能流传后世,供后人景仰。接下来,诗人借"六丁取去"和"七子亡来"的典故,表达对韩君表英年早逝的悲痛,以及对建安时期才子凋零的感慨。

最后,诗人欣慰地提到韩君表有幸得到上公的厚葬,但仍免不了为他的离世而感伤流泪,"赖有上公曾塔葬,多情无用涕汍澜",流露出深深的哀思与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表达了对韩君表的敬仰和对其不幸命运的哀悼。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边文进王绂合作竹鹤双清图

九龙沙县两幽人,一味芝兰气合亲。

恰似绿筠将白鹤,无心常自结高邻。

(0)

是日未至云罩寺寄题以诗·其二

寸步不曾移,十方遍满时。

如何参色相,除是绝思维。

泉响春前细,山皴雪后奇。

三间白版阁,故我独题诗。

(0)

二月十五日过蓟州即事书怀·其三

朝来快雪喜新晴,添得溪流活活声。

若比去年差较胜,东郊是处可深耕。

(0)

谒雍和宫作

翠华来旧地,宝相写新莲。

兴庆当年邸,无生曩日禅。

讵资师象力,如是色空诠。

结构栖真宇,徘徊浴日渊。

舂音惊电闪,芝字尚星悬。

东璧图书府,虚庭霜露边。

秋风空拂席,春鸟不调弦。

眼底明如幻,窗前影复迁。

式观增惕息,欲去重留连。

独忆趋庭日,瞻云意惘然。

(0)

晴·其一

西北金风拂柳条,漫天云阵霎时消。

黄姑收尽人间泪,剩与高空是泬寥。

(0)

雨后过青龙桥二首·其二

拂拂香风鼻观清,寻花问柳几曾行。

爱看䆉稏如油色,已有村农驱雀声。

顾我关心惟岁省,无他纾虑以诗鸣。

轻云散尽寥天迥,顿觉秋光取次迎。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