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砚池荒,写经窗暗,奚僮不扫闲阶。
一树红棠,含苞犹映书帷。
雕栏曲榭无人到,睇春风、旧燕还来。
最凄凉、尘榻依然,重过萧斋。
著书辛苦知何用,叹丝桐麈尾,都付尘薶。
侧帽花间,当时曾几徘徊。
董陵下马逢寒食,问花枝、今为谁开。
怕明朝、点点啼猩,滴损苍苔。
洗砚池荒,写经窗暗,奚僮不扫闲阶。
一树红棠,含苞犹映书帷。
雕栏曲榭无人到,睇春风、旧燕还来。
最凄凉、尘榻依然,重过萧斋。
著书辛苦知何用,叹丝桐麈尾,都付尘薶。
侧帽花间,当时曾几徘徊。
董陵下马逢寒食,问花枝、今为谁开。
怕明朝、点点啼猩,滴损苍苔。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寂而感伤的画面。"洗砚池荒,写经窗暗",暗示了昔日学者的风雅已成过往,砚池不再有人勤学,经窗蒙尘,显得冷落。"奚僮不扫闲阶",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海棠树独自绽放,"一树红棠,含苞犹映书帷",鲜艳的花朵与寂静的书斋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孤独。
"雕栏曲榭无人到,睇春风、旧燕还来",透露出物是人非的感慨,旧时的繁华已不再,只有春风吹过,旧燕归来。"尘榻依然,重过萧斋",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词人感叹自己辛勤著书的辛劳无用,"著书辛苦知何用",尘封的丝桐和麈尾,都成为尘埃的记忆。"侧帽花间,当时曾几徘徊",回忆起在花丛中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只剩独自凭吊。
最后,词人想象自己在董陵下马,正值寒食时节,询问那海棠花是否还在为故人开放。他担心明日花瓣凋零,猩红的泪滴会打湿青苔,增添了哀伤的氛围。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故人的深深怀念。
文采翩翩正少年,机云以后又生贤。
已见驰声嵩洛下,却来吟眺楚江边。
扁舟泊近西淮柳,客舍时沽南市酒。
路果纷投骏马前,山衣寄换新莺后。
风流绝世美何如,一片瑶枝出树初。
画舫夜吟令客驻,练裙昼卧有人书。
敝刺蒙茸怀袖里,入门相访眉间喜。
非才远谢汉中郎,率尔为君行倒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