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十二曲,重回首、争忍酌金卮。
怅昨夜雨疏,今朝风骤,落花流水,飞絮平池。
饯春会、歌三两阙,添谱懊侬词。
芳草有情,绿应如此,夕阳无主,红不多时。
韶华归何处,垂杨系不定,袅袅烟丝。
一霎人间天上,香冷云痴。
近黄昏院落,湘帘半卷,玉阶小立,数遍胭脂。
肠断数声啼鸟,都在空技。
阑干十二曲,重回首、争忍酌金卮。
怅昨夜雨疏,今朝风骤,落花流水,飞絮平池。
饯春会、歌三两阙,添谱懊侬词。
芳草有情,绿应如此,夕阳无主,红不多时。
韶华归何处,垂杨系不定,袅袅烟丝。
一霎人间天上,香冷云痴。
近黄昏院落,湘帘半卷,玉阶小立,数遍胭脂。
肠断数声啼鸟,都在空技。
这首清代词人吴藻的《风流子》描绘了一幅伤春怀人的画面。开篇“阑干十二曲,重回首、争忍酌金卮”以阑干回望,不忍离别的情景起笔,透露出词人对即将逝去的春光的深深惋惜。接下来,“怅昨夜雨疏,今朝风骤”通过雨后的落花流水和飞絮满池,展现了春天的迅速消逝,暗示了时光易逝的感慨。
“饯春会、歌三两阙,添谱懊侬词”表达了词人在为春日聚会增添离别之愁的歌曲,懊侬词即哀怨之词,更增伤感。随后,“芳草有情,绿应如此,夕阳无主,红不多时”借景抒情,芳草虽有情,但夕阳的红日渐稀少,寓意美好事物难以长久。
“韶华归何处,垂杨系不定,袅袅烟丝”进一步深化了对韶华流逝的感叹,垂杨随风飘摇,烟丝袅袅,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无法挽留。黄昏时分,“香冷云痴”,词人的情绪更加低落,院落寂静,湘帘半卷,独自在玉阶上站立,数不尽的落花如胭脂般凄美。
最后,“肠断数声啼鸟,都在空枝”以鸟鸣声衬托词人的孤独与悲凉,啼鸟的叫声仿佛触动了词人心中的痛处,空枝上的啼鸟更显得凄凉。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春光消逝、时光流转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帝哀先生,为天下忌。速反其辕,卒不憖遗。
遂骑箕尾,而分天章。云汉昭回,衣被八荒。
载驱六丁,收拾文字。神京遐陬,旁罗曲致。
落人间者,太山毫芒。寒者绮纨,馁者稻粱。
取彼谮人,投畀豺虎。既粱其饩,而纨其裤。
豢以人爵,俾敏厥修。息公之谮,承天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