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寻贾尊师》
《寻贾尊师》全文
唐 / 卢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玉洞秦时客,焚香映绿萝。

新传左慈诀,曾与右军鹅。

井臼阴苔遍,方书古字多。

成都今日雨,应与酒相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únjiǎzūnshī
táng / lún

dòngqínshífénxiāngyìng绿luó
xīnchuánzuǒjuécéngyòujūné

jǐngjiùyīntáibiànfāngshūduō
chéngdōujīnyìngjiǔxiāng

注释
玉洞: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秦时客:秦朝时期的隐士或仙人。
左慈:东汉末年的方士,擅长炼丹术。
诀:秘诀,法术。
右军:指王羲之,因他曾任右军将军,故称。
鹅:这里指王羲之爱鹅的故事。
井臼:井,汲水;臼,舂米,泛指日常生活劳作。
阴苔:阴暗处生长的青苔。
方书:古代记载药方的书籍。
古字多:古老的文字很多,形容书籍历史悠久。
成都:地名,今四川省成都市。
酒相和:酒与雨水调和,意为适合饮酒的天气。
翻译
玉洞中来自秦朝的访客,焚烧香火映照着绿萝。
新学了左慈的秘诀,也曾与王羲之交换过鹅。
井边和舂米的石臼布满了青苔,古老的药书上字迹繁多。
今日成都下着雨,这雨水应与美酒相配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名为《寻贾尊师》。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玉洞秦时客,焚香映绿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一个古老的洞穴中,仿佛能够感受到秦朝时期游客留下的气息,而焚烧着香料,使得周围环境被绿色的藤萝覆盖,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新传左慈诀,曾与右军鹅。" 这两句中,“左慈”指的是道教著名的左慈真人,而“右军鹅”则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字右军)的书法作品中的一种笔触形态,诗人通过这两者相提并论,表现了对艺术与道法修炼的崇敬。

"井臼阴苔遍,方书古字多。" 这里描述的是一个静谧的环境,井边长满了苔藓,而“方书”可能是指一种特殊的书写方式或工具,这两句交织出一幅文人雅士生活的情景。

"成都今日雨,应与酒相和。"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个雨天的场景,诗人提议在这样的天气里,应当以饮酒来调和心情,使得内心的感受与外界的氛围达到一种和谐统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历史遗迹以及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卢纶

卢纶
朝代:唐   字:允言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生辰:739年—799年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猜你喜欢

送青溪先生之南京吏部·其一

昔我青云交,登朝半公辅。

倪君廊庙姿,独立争快睹。

钟镛在东序,法制形貌古。

扣之声鍧然,鲸海日吞吐。

兰苕与翡翠,信美安足数。

缅维有司良,拔十思得五。

如君能几人,吾侪愧参伍。

南曹固云重,暇逸讵其所。

愿持五色线,留为山龙补。

(0)

游戒珠寺有感

劫火光寒射戒珠,右军亭馆迹全芜。

墨池春尽谁深浅,笔冢秋高半有无。

往事谩劳千载念,浮生共是百年图。

不知采蕺兴邦后,禾黍离离几故都。

(0)

期筠心不至

消息浑难定,先生故不来。

眼花空对烛,心渴已生埃。

白发天谁管,青山路有媒。

此生真昨梦,随意且衔杯。

(0)

和张宪长赠吴都宪致仕诗

报国丹心尚未酬,忽闻优诏许归休。

一樽绿酒长亭暮,三径黄花老圃秋。

明月有情还我共,浮云无计为君留。

扁舟浩荡乾坤里,笑濯尘缨万里流。

(0)

钓台

两石屹立白云里,先生高卧坚不起。

故人天上握乾符,币聘殷勤亦徒尔。

纷纷谁不附飞龙,独把鱼竿钓烟水。

一朝赴召便归来,空使客星占太史。

(0)

题画

我闻道士张复阳,手持鹅笔走四方。

长安公卿争得之,白云碧水青天长。

月洲恍佛此家数,一览景趣神飞扬。

秀拔老干苍龙起,下瞰溪壑何茫茫。

两翁对坐葛天氏,陋窥晋汉谈虞唐。

轻风南来吹短发,水花弄影浮巾裳。

蹇予落魄桐山下,一生祗爱王维庄。

醉来挥毫为君写,晚山秋雨生茆堂。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