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敷竺昙住义乌双林寺二十韵》
《送敷竺昙住义乌双林寺二十韵》全文
明 / 唐之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双林古名刹,婺女之乌伤。

云出汉水白,云归山气黄。

维昔传大士,依山开道场。

六时动天乐,草木生妙香。

峰头七佛塔,塔下双神堂。

堂中席久虚,猿鹤愁怨望。

吾师霞外秀,六十须眉苍。

祝发石桥左,挂衣双涧傍。

小笠冒暑雨,轻袍带晨霜。

手持文部檄,脚踏龙河航。

访我玄津西,送之钟山阳。

是时五月朔,绿树薰风凉。

薝葡白胜云,菖蒲过人长。

我留看归去,迟回以彷徨。

师行过越乡,烦师一徜徉。

乡中多亲友,念我几回肠。

为我少安慰,令我羁思忘。

马群有骐骥,羽族有凤凰。

览德匪称力,如火不用光。

大士迟师久,勉哉宜自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双林寺的古老风貌和禅师昙住的高尚品格。首联点出寺庙的历史背景,"婺女之乌伤"暗指古地乌伤,寺名双林,富有历史韵味。接下来通过"云出"、"云归"的意象,展现了山间云雾缭绕的宁静景象,以及大士在此修行的传说。

"六时动天乐,草木生妙香"两句,描绘了寺内修行生活的和谐与自然的香气。"峰头七佛塔,塔下双神堂"进一步描绘了寺内的建筑布局,而"堂中席久虚,猿鹤愁怨望"则流露出一种空寂之感,暗示着昙住法师的离去。

诗人接着赞美昙住法师的风采与修行,"吾师霞外秀,六十须眉苍",并描述了他的生活简朴,"祝发石桥左,挂衣双涧傍"。"手持文部檄,脚踏龙河航"表现了他的职责与坚韧,而"访我玄津西,送之钟山阳"则表达了诗人对法师的深情告别。

五月之初,景色宜人,"绿树薰风凉","薝葡白胜云,菖蒲过人长"描绘了送别的季节景色。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遗憾与期待,希望法师在越乡能有所安慰,"令我羁思忘"。最后,诗人以"大士迟师久,勉哉宜自彊"寄语法师,鼓励他坚持修行,不负所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展示了寺庙的环境,又表达了诗人对昙住法师的敬仰与离别之情。

作者介绍

唐之淳
朝代:明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猜你喜欢

太史倚装待发连日枉顾话别恳恳无已叠韵奉简

北风江上来,寒月照野屋。

荐士有昌黎,爱僧如郑谷。

拟上北阙书,还对南山菊。

花不受人怜,诗成招我读。

临别重论文,夜游期炳烛。

于意究云何,幽情畅未足。

傥逢笑口开,无碍吟髭秃。

行行重行行,为君歌一曲。

(0)

留别张锦溪老人

芦帘不下锦溪东,瘦绿肥红一万丛。

种豆诗吟山色里,换鹅经写水声中。

隐居绝似凌风鹤,过客还如踏雪鸿。

明日一帆江上挂,相思千里暮云空。

(0)

喜仙裳先生过访

柴门常自掩,有客叩方开。

因得支公语,遥知叔度来。

风高披竟日,情洽竟忘杯。

独愧东林远,相携去复回。

(0)

华亭杂感·其一

木落霜清白苎城,暮砧才动旅魂惊。

揽衣力尽秋星影,访旧听残邻笛声。

画手有神同鹤瘗,诗坛无主散鸥盟。

青溪一曲红桥路,今日何人肯好名。

(0)

客中寒食

漫道出门好,出门剧可怜。

禁烟寒食节,疏雨杏花天。

有梦思乡里,无方扫墓田。

瀛洲知己在,我欲寄诗篇。

(0)

太平花

粉团黏住旧繁华,本穴徵祥竟共夸。

三十六宫春自好,年年开落太平花。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