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落吴江,万畦香稻来场圃。夜村舂黍。
草屋寒灯雨。玉粒长腰,沈水温温注。相留住。
共抄云子。更听歌声度。
霜落吴江,万畦香稻来场圃。夜村舂黍。
草屋寒灯雨。玉粒长腰,沈水温温注。相留住。
共抄云子。更听歌声度。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日丰收图景。"霜落吴江",点明了季节转换,秋霜降临在吴江边,稻田里的香稻即将成熟,呈现出一片金黄的景象。"万畦香稻来场圃",生动地展现了稻谷满园的丰收场景,场圃里堆满了沉甸甸的稻谷。
接下来的"夜村舂黍",夜晚的村庄里,人们忙着舂米,准备储存粮食,温馨而忙碌。"草屋寒灯雨",简陋的草屋内,灯光昏黄,外面下着小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朴素的生活氛围。
"玉粒长腰,沈水温温注",描述的是白米如玉,颗粒饱满,煮熟后散发出沈水(即沉香)的香气,暗示了生活的质朴与满足。"相留住",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留恋。
最后两句"共抄云子,更听歌声度",描绘了人们围坐一起,一边品尝香米饭,一边欣赏歌声,共享欢乐时光,画面和谐而温馨。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农村的田园生活和人们的淳朴情感。
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
柳花闲度竹,菱叶故穿萍。
独坐殊未厌,孤斟讵能醒。
持竿至日暮,幽咏欲谁听。
兹游苦不数,再到遂经旬。
萍盖污池净,藤笼老树新。
林乌鸣讶客,岸竹长遮邻。
子云只自守,奚事九衢尘。
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
川原共澄映,云日还浮飘。
上宰严祀事,清途振华镳。
圆丘峻且坦,前对南山标。
村树黄复绿,中田稼何饶。
顾瞻想岩谷,兴叹倦尘嚣。
惟彼颠瞑者,去公岂不辽。
为仁朝自治,用静兵以销。
勿惮吐捉勤,可歌风雨调。
圣贤相遇少,功德今宣昭。
昔者谁能比,今来事不同。
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
架倒藤全落,篱崩竹半空。
宁须惆怅立,翻覆本无穷。
曲江千顷秋波净,平铺红云盖明镜。
大明宫中给事归,走马来看立不正。
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骊目。
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
撑舟昆明度云锦,脚敲两舷叫吴歌。
太白山高三百里,负雪崔嵬插花里。
玉山前却不复来,曲江汀滢水平杯。
我时相思不觉一回首,天门九扇相当开。
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