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云忽捲开,长空极高洁。
偶坐归云楼,何处无明月。
残云忽捲开,长空极高洁。
偶坐归云楼,何处无明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湛若水在中秋时节仰望天空的景象。"残云忽捲开",形象地写出云层突然散去,露出高远清朗的天空,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长空极高洁",进一步强调了天空的广阔与纯净,仿佛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澄澈和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偶坐归云楼",诗人坐在归云楼上,此处可能寓指他身处静思之地,享受这份宁静与孤独。"何处无明月",诗人感慨无论身在何处,中秋之夜的明月都如影随形,寓意着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团圆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友情的怀念,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天中时节多风雨,犹记去年重午。
京洛初归,人称得意,画楫暂停江渚。芳尊快举。
看菖叶扶疏,榴花媚妩。
兄弟同舟,单衣新换忘炎暑。年华去如流水。
忽壮心消歇,不堪重数。
弱女牵丝,娇儿射粽,又是端阳一度。閒情何处。
觉懒慢新成,无端怀古。痛饮千钟,读离骚一部。
澄澄凉意,散庭阴遮得,一天无暑。
闲贮半房秋水色,还逗数声疏雨。
书幌清馀,琴丝响寂,月澹侵衣露。
虚堂人静,墨光斜展怀素。
应见帘影流云,苔痕漏日,缺处风花度。
自是曦皇高枕地,谁共夷僧今古。
银汉深青,玉壶空碧,容我修箫谱。
梦清心远,压阑阴转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