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在军登城楼》
《在军登城楼》全文
唐 / 骆宾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àijūndēngchénglóu
táng / luòbīnwáng

chéngshàngfēngwēilěngjiāngzhōngshuǐhán
róngdìngchángān

注释
风威:军威。
险:望而生畏的意思。
水气:指杀气。
寒:不寒而栗。
戎衣:即军装。
定:平定。
歌舞:载歌载舞。
长安:唐的都城。
翻译
城上军威使人望而生畏,连江中的水都似乎杀气腾腾。
现在,我身穿军装准备战斗,等到平定了天下时,一定载歌载舞进入长安京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之战的氛围,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示了战争与和平的对立。"城上风威冷"一句,营造出一种紧张而严峻的军事氛围,风本无形,却因"威冷"二字而显得异常肃杀,映射出边关战备的紧张气氛。

接着的"江中水气寒"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描绘,"江中"指的是城下流过的大河,而"水气寒"则是在强调冬日水面上的严寒。这里的"寒"字与上句中的"冷"相呼应,不仅是物理温度的描述,更是一种情感和氛围的渲染。

第三句"戎衣何日定"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束、能够脱下战服的心切愿望。"戎衣"即军装,"何日定"则是在询问何时才能安定下来,不再需要穿戴这些象征着战争与冲突的服饰。

最后一句"歌舞入长安"描绘了一幅战争结束、百姓欢庆的景象。"歌舞"是古代人民庆祝胜利和平常见的活动,而"入长安"则显示了这种喜悦之情达到了都城,表明了整个国家的欢腾。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战争与和平、严寒与热闹、边塞与京都等相对立的情境进行了深刻描绘,从而表现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苦难的憧憬。

作者介绍
骆宾王

骆宾王
朝代:唐   生辰:约619—约687年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
猜你喜欢

舟□□□读中兴碑

西风吹岸著浯溪,玉洁摩空十丈碑。

不□开元久培植,可能灵武善扶持。

斯文未泯今□□,盛德之兴彼一时。

崖下漫郎应在否,□□流涕手题诗。

(0)

画堂春.春日

空笼帘影隔垂杨。梦回芳草池塘。

杏花枝上蝶双双。春昼初长。

强理云鬟临照,暗弹粉泪沾裳。自怜容艳惜流光。

无限思量。

(0)

荒城

城荒叶落风飕飕,淮水茫茫古渡头。

回首不堪行乐地,黄花点点是离愁。

(0)

圣号雅二篇·其四

赫赫君道,皇其崇之。遹彼丕教,皇实基之。

维基伊何,实以无为。海隅苍生,被服熙熙。

(0)

闻蝉因寄东阳王穆明府

孤蝉鸣水湄,独立少人知。

急恐移他树,清还似旧时。

曾同秋馆听,并起雨堂思。

南望临风久,经年不得诗。

(0)

送到逢吉

独去谁相待,全家寄旧林。

雨声乡外尽,秋色水边深。

别酒香和菊,新诗束傍琴。

将行还共立,江上起孤砧。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