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留嗟是役,艰险笑吾生。
此去和风顺,朝来虔贼平。
湖山争喜气,雁鹜送欢声。
千里前塘路,应知客念轻。
滞留嗟是役,艰险笑吾生。
此去和风顺,朝来虔贼平。
湖山争喜气,雁鹜送欢声。
千里前塘路,应知客念轻。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外界的变迁。"滞留嗟是役,艰险笑吾生"表达了一种对目前境遇的无奈与苦涩,但同时也流露出面对困境时的豁然开朗。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在的坚强,更彰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此去和风顺,朝来虔贼平"则是对未来的一种乐观预期。"和风"象征着和谐与顺利,而"虔贼平"则意味着那些扰乱社会的势力得到了平息。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和平与秩序重建的向往。
"湖山争喜气,雁鹜送欢声"中的自然景象,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美好。湖山之间弥漫着欢愉的氛围,而远处传来了雁鹜的鸣叫,这些都是诗人内心喜悦的映射。
"千里前塘路,应知客念轻"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旅人的感慨。面对茫茫长途,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要放轻行囊,减少思念之重,以一种超脱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旅程。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换,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微妙反映。
维北有深涧,其中贮幽泉。
兹泥不可滓,万境涵澄鲜。
老人挹其流,浊世相周旋。
清寒涤腴腻,八解不敢专。
我来宿招提,踰月从金仙。
解后涧濒老,笔力回百川。
参寥一以去,诗宗久无传。
阿师佩密印,绝后如光前。
禅房竹色静,秋深暑将阑。
双岩傥入梦,寄予白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