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厅前丛竹》
《厅前丛竹》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软枝轻翠近檐垂,朝暮清风不失期。

明月满庭无隐伏,夜深惟有此君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厅前丛竹在不同时间下的美丽景象,充满了自然与静谧的和谐之美。

首句“软枝轻翠近檐垂”,生动地展现了竹子柔软的枝条和清新碧绿的颜色,它们轻轻垂下,接近屋檐,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氛围。这里的“软枝”和“轻翠”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形态,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柔韧与生机勃勃。

次句“朝暮清风不失期”,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无论是在清晨还是傍晚,清风都会如约而至,与竹林共舞。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性,也象征着竹子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规律之间的对比。

第三句“明月满庭无隐伏”,将视角转向夜晚,满庭的月光洒在竹林之上,使得竹影婆娑,仿佛整个庭院都被月光所覆盖。这里通过“明月”与“无隐伏”的结合,不仅描绘了月光下的竹林之美,也寓意着竹子的坚韧与不屈,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保持自己的本色,不被遮掩。

最后一句“夜深惟有此君知”,点明了竹子在夜晚的独特地位。在深夜里,只有竹子能够感受到这份宁静与孤独,它成为了夜晚的守护者,见证了夜的深沉与寂静。这里的“此君”既是对竹子的尊称,也是诗人对竹子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精神的钦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厅前丛竹在不同时间下的描绘,展现了竹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竹子所蕴含的坚韧、高洁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竹子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十二辰诗并序·其六蛇

弥觉形堪畏,先时恨弗推。

修鳞当道过,毒口螫人来。

画足真多事,疑弓尚召灾。

郑门妖已作,不俟鲁泉台。

(0)

山行

山行终日少人烟,乱石砑䂘一径穿。

九折羊肠盘雪岭,半空鸟道插云巅。

每逢路转石偏峭,突遇峰回崖更悬。

不历世途危险处,那能平步上青天。

(0)

咏怀四首·其二

我生原杳杳,挺然铸此形。

大冶陶万物,我亦邀仙灵。

有才贵适用,何取穷一经。

边庭羽檄驰,秦塞聚飞蝇。

皎皎白日丽,天际阴霏兴。

何不拥长帚,直入斗间横。

一扫风尘色,万里浮云平。

终军当弱岁,长啸效明廷。

窃慕古人志,无路请长缨。

(0)

唐曲江公张九龄志徐孺子碣陈献章公甫题宪副夏寅正夫邀伦同和宪使陈炜文曜刻石东湖亭上聘君子季登及陈蕃礼宜侑享故及·其四

闻道东都万古悲,可堪人事与天时。

群雄睥睨嗟何及,一代人才信有禆。

党籍尽教诸子与,天机惟许此翁知。

解嘲莫笑扬雄论,谁画陈蕃入此祠。

(0)

初三日梦

黄花随处隐天流,万壑清风一夜秋。

可是谪仙缘未满,不妨还作此山囚。

(0)

九月

海天吹雨未曾收,曾上云楼努力休。

收敛此心归寂寞,一方明月烂沙头。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