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应兄呼,自扬家丑。倒却刹竿,全机漏逗。
虽有西湖月如昼,何似南禅铁苕帚。
弟应兄呼,自扬家丑。倒却刹竿,全机漏逗。
虽有西湖月如昼,何似南禅铁苕帚。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宁的作品,属于偈颂体裁,通常简洁明快,富有哲理。诗中以兄弟间的互动为引,通过“弟应兄呼,自扬家丑”描绘出一种坦诚相见、不避讳家庭琐事的情境。接下来,“倒却刹竿,全机漏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可能是指打破常规,揭示事物的本质或内在机制,暗示着某种智慧的显现。
诗人进一步通过对比,将西湖明亮的月色与南禅寺的铁苕帚相提并论,表达出对朴素、真实生活的崇尚,认为即使在明亮的月光下,也不如禅宗修行中的简单和直接。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化和返璞归真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体现了禅宗诗歌的特色,强调内在修为的重要性,以及对世俗繁华的超越。